-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5做泥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做泥塑》这一单元,紧扣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特点,以充满趣味的泥塑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初步接触物质材料特性。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泥土这一常见材料可塑、易成型的性质,将抽象科学概念与具象手工制作相结合,既激发学生对身边物质探索欲望,又为后续认识更多材料及科学探究方法筑牢基础,开启学生科学启蒙之门。
二、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学生能知晓泥土具有可塑性,了解简单泥塑成型方法,初步构建对泥土材料特性认知。
科学思维目标:在观察、比较与操作中,培养学生简单分析、归纳泥塑制作步骤与泥土特性关联的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学生亲自参与泥塑制作,掌握揉、捏、搓等基本技法,提升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
态度责任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手工活动的热爱,培养耐心、细心做事态度,增强团队协作及爱护材料意识。
三、教学重点
掌握泥塑基本制作技法,了解泥土可塑性特点,成功完成简单泥塑作品。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泥土特性对成型效果的影响,并能用简单语言描述观察发现。
五、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泥塑小工坊”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演示法,教师示范技法让学生清晰感知;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交流协作、共同成长;问题引导法,贯穿全程启发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不同质地泥土若干(如黏土、陶土)、泥塑工具(如小木棍、塑料刀)、展示台、多媒体课件(包含泥塑作品图片、制作步骤动画等)、湿布(用于保持泥土湿度)、奖励小贴纸。
七、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提前在教室一角布置“神秘百宝箱”,上课伊始,向学生介绍:“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百宝箱,里面藏着能千变万化的宝贝,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引发学生好奇心。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摸一摸百宝箱里的东西(泥土),并描述触感。
设计意图:通过神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利用触觉感知初步认识泥土,调动已有生活经验,为后续学习铺垫。
教师揭晓答案后,展示精美的泥塑作品图片,有可爱小动物、花朵、卡通人物等,一边展示一边说:“瞧,就是这普普通通的泥土,能变成这么多有趣的玩意儿,大家想不想动手试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泥塑丰富多样的造型,提问:“猜猜它们是怎么用泥土做出来的?”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直观视觉冲击,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空间,问题驱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初步探索泥塑制作奥秘,点燃创作欲望之火。
(二)知识新授
认识泥土特性
教师给每组学生发放一小团泥土,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摆弄,提问:“大家仔细看看、摸摸泥土,它是什么样的?是干干的还是湿湿的,软不软,能捏动吗?”让学生用简单词语描述泥土外观、质地,如“软软的”“有点湿”“松散的”等。教师总结归纳,引出“可塑性”概念:“同学们说得真棒,泥土这种软软的、能被我们捏成各种形状的特点,就叫做可塑性,这可是泥土变身的神奇本领!”同时在黑板写下“可塑性”三个字。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亲身体验机会,从直观感受上升到科学概念认知,培养观察与归纳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知识生成,强化理解。
学习泥塑技法
教师站在教室前方“泥塑小工坊”演示区,拿起一团泥土,微笑着对学生说:“现在老师要施展魔法,把泥土变成一条小蛇。”边说边示范搓的技法,双手掌心相对,轻轻滚动泥土,让学生看清动作细节:“看,像这样慢慢搓,小蛇就出现啦,大家试试。”学生尝试搓泥条后,教师继续示范揉(将泥土放在掌心揉成圆球)、捏(捏出三角形、方形等形状)技法,每示范一种,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模仿,台下同学观察评价,教师及时纠正指导。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配合学生实践模仿,高效传授基本技法,上台展示环节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课堂参与度,生生互评培养观察他人、反思自我能力,扎实掌握知识技能。
(三)实践操作
布置任务
教师:“现在到了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要举办一场‘小小泥塑展’,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到的技法合作完成一个主题泥塑作品,主题可以是美丽的花园、欢乐的动物园、我的家等等,大家先商量一下选什么主题。”各小组热烈讨论,确定主题后,教师巡视倾听,给予适当建议,确保主题明确、可行。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任务激发团队精神,自主选择主题给予创作自主性,提高学生综合规划与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巡视保障小组顺利开题。
小组制作
小组开始动手,教师穿梭其中,提醒学生合理分工,如有的负责搓泥条做围栏,有的揉泥球做花朵,有的捏小动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拘泥于示范造型;引导学生遇到泥土干裂等问题,思考如何用湿布保湿、重新塑形等方法解决;当小组内出现分歧,教师协助调解,促进成员协作。期间,教师拿起相机抓拍学生专注瞬间、创意亮点,准备后续展示。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深化技法运用,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1 石头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2 木头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3 金属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4 塑料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6 认识动物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7 动物的眼睛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8 动物的耳朵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9 动物的鼻子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10 养蜗牛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11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