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子规诗(含解析).pdfVIP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子规诗(含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诗歌专题训练子规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子规

欧阳修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①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

树杪②。

云③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④

归合早。

[注]①禽啼,此处指子规(杜鹃鸟)啼叫。②杪,树枝细梢。③云,

云髻,代指头发。屏山,屏风。④若解思归,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

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以“江南三月春光老”的暮春景象开头,奠定了凄凉、伤感

的情感基调。

B.杜鹃鸟在月亮落下、天还没有亮时发出凄厉的叫声,为下文写“惊

梦”做铺垫。

C.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由花及

鸟,思绪飞动。

D.这首词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鸟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思

人的愁怨之情。

2.有评论认为,这首词的结尾不落窠臼,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人

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的思想和情感意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庆历三年,范仲淹力主改革被贬,无人敢言,余靖以卑微之职上

书皇帝,为其申辩,亦被贬。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残春之景,以声衬静,“一春”“万古”以夸张手法突出

子规啼声之悲。

B.诗人听到子规啼鸣后眼泪哭干,伤魂断魄,与首联“声声万古冤”

形成呼应。

C.尾联看似表达诗人被功名束缚的悔意及归乡之愿,实则隐含了难

以言说的痛。

D.诗人缘事而发,借物咏怀,于诗中融入个人的身世遭际,给人凝

练厚重之感。

4.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规【注】

杜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注】此诗作于永泰元年(765年)客居云阳(今重庆市东北部)时。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齐”字写出了云安县江楼的整齐划一,显示出了云安

县的建筑风貌。

B.山树相合,天色晦暗,风声萧萧,夜色凄凉,以此衬托诗人客居

在外之愁。

C.客居在外,羁旅含愁,子规偏偏傍人低飞悲鸣,表达了诗人对子

规啼号的厌烦。

D.全诗借景抒情,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整齐,体现了杜甫

一贯的诗歌风格。

6.“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一联表达巧妙,请从表达技巧和效

果方面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规①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释①:本诗写于唐昭宗时,作者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3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