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代国子学介绍.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朝的大学,在唐玄宗时增加了一所广文馆,不过唐之大学一般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此六学皆隶国子监。其为唐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

国子监制度并非固有,也并非不变。它在唐高祖时为国子学,隶太常寺。至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国子学从太常寺独立出来,为国子监。唐高宗时,先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后又恢复为国子监。至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再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武则天崩,唐中宗即皇帝位,遂又恢复为国子监。事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国子监制度终于成熟稳定,并得以延续一千余年,至清。清末废科举,遂立学部,出现了大学堂,于是国子监就只掌文庙辟雍典礼。到中华民国,以教育部取代清之学部,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

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在国子监立孔子庙,以向圣人致敬。唐也有二石经立国子监,一是唐玄宗所书并作序且作注的石台孝经,二是唐文宗支持所制之开成石经,以供生员学习。黄巢攻掠唐长安,孔子庙尽为灰烬,惟二巨碑得以存焉。韩建缩建长安城,当弃便弃,不过他将台石孝经移入,以免其废。过了几年,刘鄩在长安执政,又把开成石经移入。此二巨碑现在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开成石经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市碑林。?

国子学是唐朝的最高学府,设国子博士5人,正五品上,设助教5人,从六品上。一般百姓子弟,不当有入国子学的念头。国子学所招生员,包括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勋官二品之子,县公和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显然,全是贵族。其以儒家经典为课业。

太学也是唐朝的最高学府,设太学博士6人,正六品上,设助教6人,从七品上。太学所招生员,包括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留学生多在太学读书,凡高丽,百济,新罗,日本,高昌,吐蕃,都曾经有生员于斯学习。也以儒家经典为课业。

四门学属于高等学府,设博士6人,正七品上,设助教6人,从八品上,设直讲4人。四门学所招生员,包括勋官三品以上无封之子,四品有封之子,七品以上之子。庶人之子,有奇才的,也可以入四门学。仍以儒家经典为课业。

律学是培养司法人才的学校,设博士3人,从八品下,设助教1人,从九品下。律学所招生员,为八品以下之子和庶人之有学青年。

书学是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设博士2人,从九品下,设助教1人。书学所招生员,皆为普遍官员之子和庶人之聪明青年。

算学是培养天文学和数学人才的学校,设博士2人,从九品下,设助教1人。算学所招生员,也是普遍官员之子,庶人之聪明青年。

广文馆也属于唐朝的高等学府,设博士4人,正六品上,设助教2人,从七品上。在此专门培养国子学中攻进士科的俊杰,庶人之子是免进的。

唐朝近乎300年,不同阶段所招生员不尽相等。唐太宗时,生员多达3260人,唐玄宗时,生员也多达2210人。安史之乱以后,生员锐减,反映了社会的盛衰之转。一般四门学生员最多,足有生员500人,书学生员最少,有时候仅仅10人。年龄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可以放宽到18岁以上,25岁以下。

国子监的主要职务构成是:祭酒1人,从三品,司业2人,从四品下,有丞1人,从六品下,主簿1人,从七品下,录事1人,从九品下,府7人,史13人,亭长6人,掌固8人,典学18人,庙干2人,大成4人,其编制颇简。国子监祭酒固然不如三省六部重要,不过此职务掌儒学训导之政,尊荣之至,非硕儒定不授之。

韩愈为文学家和思想家,一生有数次用事国子监,其经历显然携带着这个教育机关的幽情。

他34岁赴长安候选,得授四门博士。其素怀救世之思,也希望富贵,俸薄之岗位难以养家,遂使他郁闷。然而对求学问道的青年,他竭心尽力,敢于以师自居。有感于17岁的李蟠坚持执弟子之礼,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其举一反好为人师之态,震动朝野,有士侧目,有士骂,但韩愈的弟子却越来越多。几年以后,他迁监察御史。

39岁,他在江陵法曹参军任上得授权知国子博士,可惜返长安不久便陷进了官场是非之漩涡,遂请司东都,赴洛阳。两年以后,韩愈任国子博士,不过洛阳的国子监甚为冷清。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韩愈迁都官员外郎,不过仍司东都,居洛阳。至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得授职方员外郎,欣然奔长安。遗憾的是,旋以妄论华州刺史而改任国子博士。此间,他做文章尽情自嘲,并轻放其箭以射宰臣。有的观点已经是箴言了,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他说:“动而得谤,名亦随之。”这些都特别耐人寻味。

53岁任国子监祭酒。以韩愈在长安的影响,国子监的生员多很喜悦,有的兴奋地说:“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虽然韩愈长国子监只有数月,不过他非常清楚问题之所在,遂进行了适度的改革。对太学,他请求常参官八品以上之子便允许入之。对四门学,他请求长安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