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pptx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历史.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通过学习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史实,认识到经济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鱼鳞图》、清朝《耕织图·耕》等史料,了解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理解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居庸关嘉峪关雁门关山海关

一、科技名著?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明代科技名著的名称、作者、作品类别和作品地位,分析它们的共同点。《本草纲目》原版影印版李时珍徐光启体现治国治民的“农本”思想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李时珍(1518—1593)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实地考察,不耻下问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全书约190万字,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多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药方多4倍。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东方医学巨典”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特点。材料一:《本草纲目》插图特点一:图文并茂特点二:内容丰富特点三: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材料二:《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材料一: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材料二:《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2011年,《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名录》。意义:《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一、科技名著?

2、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徐光启(1562-1633)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科技名著?

2、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内容:《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一、科技名著?

3、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宋应星(1587—1666)姓名:宋应星生活时代:明末清初籍贯:江西南昌府奉新县民族:汉族职业:科学家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五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1635年曾任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公务闲暇时专心研究科学技术,整理而成《天工开物》。一、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这部书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还绘有120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