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常德市优质高中学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湖南省常德市优质高中学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德市优质高中学校联盟·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封建社会,豪强地主“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

徒附万计”,而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饿浮枕藉。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贫富差距极为悬殊

B.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C.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完全相适应

D.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D:从豪强地主的奢靡生活与农民流离失所的生活对比可以看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贫富差距悬

殊,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D正确;

A:材料中反映的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贫富差距极为悬殊,与题干设问的原因不符合,A不选;

B:“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表述正确,但不是现象出现的原因,B不选;

C: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不是此现象出现的原因,C不选.

本题选D。

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

国家第一个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美国通过了数百项涉及民权、税收、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消除种族

歧视的政策。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上述措施主要在于()

A.适当改善工人生活状况,从而一定程度缓解阶级矛盾

第1页/共16页

B.正确发挥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C.通过完善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福利制度,主要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人

生活,缓解阶级矛盾,A正确。

B:材料与上层建筑无关,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B表述错误。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不选。

D:上述措施也不会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D不选。

故本题选A。

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

经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毁灭,

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该观点()

①揭示了“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②描绘了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③指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指明了社会发展趋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恩格斯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变革生产方式,建立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指明了社会发展趋势,

①④正确。

②:材料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并没有描绘未来的理想社会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②排除。

③:材料没有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也没有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③排除。

故本题选B。

4.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

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

第2页/共16页

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变革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序言主要表明马克思主义要随历史条件发展转移,是实践的理论、活的理论,要求我们推动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②④正确。

①:未阐明站在人民立场探求自由解放道路,①不选。

③:也未体现找到变革社会的坚定力量,③不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