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朝行政体系.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元朝末年,朱元璋于江淮起兵,在夺取南京后,仿元制设置江南行中书省。此后,随着军事进程的推进,每平定一地后,太祖便在当地建立行省以巩固政权。明王朝建立后,为削弱中书省权力,加强皇权,于洪武九年(1376)尽革行中书省,设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其中县作为基层单位,直接掌握户口与与赋税,其运行的好坏与百姓、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

洪武初期,太祖鉴于元代行省所辖地域过大、政区层级繁多,不便于行政管理,因而进行了以简化政区层级为中心的政区调整。洪武九年(1376),明廷改行省为布政使司,将元代管辖面积过大的行省分割为几个布政司。

同时,明政府改路为府,将一些所辖地域较小的直隶州改为府属,将大部分不辖县的属州降为县,废除了直隶州及属州下辖的附郭县,从而简化了政区层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洪武十三年(1380),由朱元璋奠定的明代政区布政使司系统稳定下来。

一、初年的行省制

元末群雄纷争,“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在激烈的角逐中,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征战。“太祖下集庆,自领江南行中书省。戊戌,置中书分省于婺州。后每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自平章政事以下,大略与中书省同”。

至洪武元年(1368)初,朱元璋已拥有了浙江、江南、湖广、江西四分省,后命胡廷瑞等由江西取福建,杨璟等由湖南取广西,廖永忠等自福建海道取广东。随着军队的不断推进,明王朝于洪武二年(1369)对行省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三月,“置北平、广西二行省……北平所辖府八,州三十七,县百三十六,长芦盐运司一”,四月,“置陕西、山西二行省,以中书参政汪广洋为陕西参政,御史中丞杨宪为山西参政,迁治书侍御史周祯为广东行省参政,改河南分省为行省”。

五月,“置福建行省,以福、汀、漳、泉、建宁、卲武、兴化、延平八府隶之,命中书省参政蔡哲为参政”。随着劲旅四出、土地益广、建置屡繁,洪武四年(1371)平定四川后,明朝已拥有了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等十二个布政使司。

此后至洪武十四年(1381)八月,明朝将军事重点放在平定北元势力上,所辖面积没有较大的扩展。洪武十五年(1382)三月平定云南后,全国共有二直隶、十三个布政使司。

朱元璋在建立政权之初,仿照元朝旧制,在占领地区设置行省,但这并不是对元朝旧制的照搬照抄,而是在职权上有所变化。明王朝尚未建立之前,大部分国土尚在蒙元政权统治之下,朱元璋设立的一些行省,多实行军政长官一元化统治,行省长官均由武将担任,其职能主要是统率军队、指挥作战。这些行省虽说是军政合一,实际上以军事职能为主,甚至具有战区的性质。显然,此时的行省制度是为了适应战时需要而制定的。

而1365年文官汪广洋为抚绥民众,出任江西行省参政,则说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稳定,民政问题日益突出,需对战时行省制度重新调整。故开始实行行省的文武分职,使其专理民政,任用文职官员担任行省长官,同时,在地方上设置行都督府和都卫,使其专掌军务。

两者并存,共同维护地方的安定和发展。因此,明初虽然在形式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但与元代不同的是,它是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而存在,且只领民事和财政,不管军政。

二、三司分立制度的确立与政区调整

明朝建立后,为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太祖开始着手削弱中书省和丞相的权力。由于地方各行省对中书省负责,为削弱中书省的权力,就有必要割断其与地方高层行政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于是,废除行省成为朱元璋的必然选择。

洪武九年(1376)六月,“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糜诸司”,直隶于中央六部,以承宣布政使司作为新型高层政区。洪武元年(1368)在北平设置大都督分府后,形成行省、行府并存体制,后又于洪武三年(1370)在各行省置都卫。

明代的提刑按察使司是和行省同时设置的,早在设置江南行中书省的同时,即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置提刑按察使司,王习古、王德芳为佥事”。随着行中书省和行都督府的普遍设立,各省也先后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与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联合组成了明代的高层行政组织,三司分立,分别主管一省民政、军事、监察,三者互相牵制,有效地预防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着中央集权。

此外,因元代行省幅员广阔,仅中书一省就囊括京、津、冀、鲁等数省之地,辽阳、岭北行省更是辽阔无际,行省的管辖范围过大,不利于行政管理,故太祖在元代政区基础上对明代政区的幅员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将元代一些面积较大的行省分割开来,将中书省和中部的河南江北行省分为几块,南方地区的江西、湖广、江浙三省均一分为二。这样一来,除南北两京的辖区外,大多数省的幅员被调整得较为均匀,因此,明代虽然在名义上是废止了元代的行省制,但是对省的区划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

其次,为维护中央集权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