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推拿穴位》课件.ppt

《小儿推拿穴位》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其穴位外表形态不仅具有点状;还有线〔带〕状,以及面状。

第二:其多数分布于双手,其次为头面,胸背及下肢较少。

第三:有关特定穴的内容比较朴素,尚没有象十四经那样成为一个理论系统。

小儿推拿穴部与手法、成效往往结合为一体,形成相对固定形式。;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30个。

刘氏小儿推拿重视五经配伍推治,强调开门关门,并推出推胸法、推腹法、推背法等。;;

;;;;4、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乳突下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作揉按法。揉5下按一下,

共30~50次。

【功能】止咳化痰安神除烦

【主治】咳嗽吐痰惊风;5、风池☆

【位置】风府穴两侧入发际凹陷中。

【操作】用两中指按风池穴3~5下,按后加揉10~20下。

【功能】祛风解表

【主治】感冒头疼项强;6、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叉点。

【操作】用大指端揉按之,也可用灸法。

【功能】镇惊安神升阳举陷

【主治】惊风眩晕昏厥脱肛遗尿等;7、印堂

【位置】两眉连线中点。

【操作】用大指甲按后加揉运。

【功能】醒神开窍疏风解表

【主治】神志昏迷头疼;8、人中

【位置】在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

【操作】用大指甲陷之,掐后加揉或掐之醒神即止〔不要掐破皮肤〕。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昏迷牙关紧闭抽搐不止;9、承浆

【位置】下唇下中央的凹陷中。

【操作】用大指甲掐之,掐后加揉按

【功能】醒神开窍止吐止泻

【主治】实热吐泻惊风昏迷;第二节胸腹部;第二节胸腹部;;3、乳根☆

【位置】乳头下一肋间处。

【操作】以大指或中指面边揉边按数十下。

【功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胸闷;4、中脘☆

【位置】脐上四寸。

【操作】用中指面作顺时钟方向揉转百数十下,名为安中调中法;逆时钟方向揉转数十下,名为补中法;先顺时钟方向揉转百数十下,接着由上往下直推旋??揉的半数,为消导法;经上三法总称为“推腹法〞。

【功能】宽中理气健脾和胃消导积滞

【主治】胃痛胀满积滞呕吐泄泻食欲不振;5、肚脐☆

【位置】肚脐正中。

【操作】以大指面或中指面揉转百余次。

【功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腹痛腹胀吐泻食积便秘肠鸣;第三节肩背腰骶部;第三节肩背腰骶部;2、肩井☆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操作】以拇指与食指二指对称用力提拿,

称拿肩井。作为治疗结束后的总收法。用

指端按之,称按肩井。

【功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主治】感冒头项强肩背痛惊风治

疗结束后的总收法。;3、创新☆

【位置】在第一至二胸椎旁开一横指半处,有咳嗽者,此处多明显压痛。

【操作】用大指或中指按揉之,以皮肤发红为度。

【功能】降逆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气喘;4、肺俞☆

【位置】在第三胸椎旁开一横指半处。

【操作】用大指或中指面揉20~30次,称揉肺俞自肩胛骨内从上向下呈“介〞字,

形推50~100次,称推肺俞;然后用盐粉和姜汁擦之,以皮肤发红为度,称盐擦“介〞字,以上诸法总称为推背法。

【功能】清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痰鸣

;5、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

【操作】用大指或中指面揉数十下。

【功能】止泻通便

【主治】泄泻便秘;6、七节☆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用中指螺纹面作推法,由上往下推

为推下七节,由下往上推为上七节。

【功能】推上七节具有温阳止泻之功,推下

七节具有泻热通便之功

【主治】肠热便秘泄泻脱肛;6、推脊☆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沿脊柱由上往下推数十次,此法为推脊。

【功能】清热

【主治】发热;8、捏脊☆

【位置】脊柱骨两旁,由肾俞到肺俞之间。

【操作】用两大指和食中指对捏脊柱旁开一二指的皮肤,由肾俞处从上往下翻捏至肺俞,左右各3~5次,此法为捏脊法,又名“翻皮法〞。

【功能】消食导滞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1、总筋☆

【位置】腕横纹的正中处。

【操作】用大指甲掐或指端揉按之。掐3~5次揉按20次左右,分别称为掐总筋,按总筋。按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