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山东人民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
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考查重点
考试大纲规定:
1.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查类型
1.选择
2.翻译
基础知识
一.浅易文言文诠释
1.选文中的词语多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也包括传世名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2.选文中涉及到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较为常见,有规律可循。
3.不需过多的了解选文的历史背景及创作背景,只要求了解书本涉及到的文化知识
4.近几年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
5.选文的内容积极,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选文一般属于典型的文言文,具有秦汉散文及唐宋古文的风格
二.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并且”“又”。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例如: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例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如:
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报任安书》)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前置。例如: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如: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如: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
3.何:通“呵”,呵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如:
①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如:
①不为者与不能者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新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综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年度上学期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doc
- 高三语文杭州四中教育集团(下沙校区)高三年级学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卷.doc
- 高三语文杭州四中教育集团(下沙校区)高三年级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doc
-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讲座(五)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doc
- 高三语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二)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
- 高三语文周练七《幽梦影》.doc
- 高三语文周练试卷 八甲胄.doc
- 高三语文周练五删除 .doc
- 高三语文专练():作文《鸟的评说》.doc
- 高三周练曾经的蛮荒之地上建起了幢幢高楼.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及应用专题5仿写修辞含句子理解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pptx
-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藏猫猫》精品课件.pptx
-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我向国旗敬个礼》精品课件.pptx
-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本章知识体系构建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整数指数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你早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27二次根式第四课时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九年级物理全册11简单电路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PEP版3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最近下载
- 网上支付与安全教学设计 教案全套 1-网上支付与安全概述---11-网络金融.doc
- 2024零碳城市建设评价指南.docx
- 物业小区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2025年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间及计划申报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昆十中教育集团·白塔中学夏季教师及专职员工招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答案.docx VIP
- TCRHA-床旁超声评估压力性损伤技术规范.pdf
- 一种攀爬机器人用夹爪.pdf VIP
- 06互联网营销师-通用知识第6章-客户关系管理.pptx
- 研课标说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