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语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二)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

高三语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二)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二)山东人民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二)

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考查重点

考试大纲规定:

1.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查类型

1.选择

2.翻译

基础知识

常见实词:

(一)古今异义

1.词义的扩大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

2.词义的缩小

如:“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3.词义的转移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代指鼻涕。

4.词义的弱化

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的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6.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爪牙”古代指得力帮手,褒义;现在比喻坏人的党羽。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的情况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我们应该了解其多个义项,一词多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兵”的本义是兵器,引申为士兵、战争。“股肱”本义是大腿和胳膊的上部,比喻义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如:“畔”本义田界,引伸义旁边,假借义通“叛”,背叛之义。

(三)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通”,意思是通用;“假”,意思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又分通用和借用两种:凡本字和借字字音、字义都相同或相近的。同音代替是通假字共同的本质联系。具体说来,又分完全同音、双声通假、叠韵通假三种情况。

第一,完全同音。即通假字与本字声母与韵母分别相同。如:“直”通“值”

第二,双声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胡”通“何”

第三,叠韵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如:“信”通“伸”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昼夜勤作息(只有“作”有实在意义)

(五)异读字

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在这一句中,这个“王”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王天下”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

“wàng”,以表示和作名词的“wáng”的区别。

2.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ō”了。

3.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我、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要读为“kěhàn”。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人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现在已经读为“yè”了。作为地名和姓氏的“费”,古音读“bì”,但现在人们都把它读作“fèi”。对于这类字,要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的规定,凡是时令废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读今音。

(六)同形异义

指词形相同,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如:“烈士”,古代指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指为革命而牺牲的人。“牺牲”,古义是“作祭礼的牲畜猪牛羊等”,今义指为正义而死。

(七)古代称谓

1.谦称:臣仆鄙鄙人妾不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找文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修改润色代笔文章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