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中医急症》报道予大柴胡汤化裁治疗一例不完全性肠梗阻。嘱患者禁食,行胃肠减压,给予西药抗感染、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中阻,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热结。方用:柴胡、赤芍、厚朴、莱菔子各15g,生大黄15g(后下),黄芩、枳实、厚朴、槟榔、延胡索、半夏各10g,芒硝10g(冲化),甘草6g。水煎取汁,每次以100ml行胃管注入(注入后夹住胃管1h后放开),并予软皂水500ml加上方煎液200ml灌肠,以上两种方法每日均行2次。用药Id后,腹痛、腹胀减轻,已排便、排气,恶心、呕吐明显减轻,减生大黄为8g,续用2d后腹部平片提示未见气液平面,肠梗阻解除。故停胃肠减压及低压灌肠,嘱进流食,继服上方去大黄、芒硝1周,诸症全消,尔后出院。第94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2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来源《伤寒论》,其方药组成为:大黄12g(四两,酒洗),厚朴24g(八两,去皮,炙),枳实12g(五枚),芒硝6g(三合)。大黄苦寒泻热,祛瘀通便,荡涤胃肠,为君药。但大黄苦寒,软坚之力欠佳,故以芒硝咸寒软坚泻热通便,为臣药。两者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增强。积滞内阻,腑气不顺,用厚朴苦温下气,枳实苦辛破结,两药合用行气导滞,消痞除满,且助大黄、芒硝泻下积滞和热结。四药相合,大黄、芒硝泻下通便,以治燥实,厚朴、枳实行气散结,以治痞满。全方泻下行气并重,共奏峻下热结之功。第95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外医疗》有报道,运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86例:在同一名医师反复进行腹部症状体征监测条件下,予以加长小肠减压管进行胃肠减压,奥曲肽0.1mg加生理盐水500ml静点,同时胃管注入复方大承气汤:枳实、厚扑、生大黄(后下)各l5g。桃仁、赤芍、炒莱菔子、芒硝(冲服)各10g,煎液200ml,每8小时经胃管注入60ml,注药后闭管1h,其他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必要的营养支持等。结果:265例(92%)经保受治疗痊愈。19例(7%)中转开腹,术中证实6例为内疝,13例为成角。另2例(1%)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第96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8旋复代赭汤本方由旋复花、党参、生姜、代赭石、制半夏、炙甘草、大枣组成。《伤寒论》第166条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为胃气受伤,致痰饮停聚,胃不和而肝气上逆而设。其辨证要点是心下痞鞭,噫气频作,呕吐痰涎,或呕吐清水,纳呆,苔薄白,脉弦缓。治疗用本方调肝和胃。降逆化痰。对于气郁痰结。郁而化火,胃失和降的呕吐,本方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如呕吐属脾胃虚寒者,用旋复代赭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第62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9橘皮竹茹汤本方由橘皮、竹茹、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曰:“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第22条)。本方为胃虚有热,气逆上冲的病证而设。其辨证要点为虚烦,呕吐,口干,疲倦乏力,脉虚数。治疗用本方清热补虚,降逆和胃。第63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10半夏泻心汤本方由制半夏、黄芩、干姜、党参、黄连、炙甘草、大枣组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第15条)。本方为寒热互结中焦,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则呕,脾失健运则肠鸣而设。其辨证要点是心下痞满,干呕,肠鸣,下利。舌质湿润,舌苔黄腻,脉弦。治疗用本方调和脾胃,降逆止呕。第64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11竹叶石膏汤本方由竹叶、生石膏、制半夏、麦冬、党参、炙甘草、粳米组成。《伤寒论》第396条曰:“伤寒,解后,虚羸(léi)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本方为余热未尽,气虚津伤,胃气上逆而设。其辨证要点是体虚发热汗多,疲倦乏力,心烦,干渴,欲呕,舌质红,无苔,脉细数。治疗用本方养阴生津,和胃降逆。在临床上,本方常用于胃火上逆之呃逆,可加柿蒂、竹茹、沙参、知母、枇杷叶。党参改为太子参以增强补气生津,降逆止呕之功。第65页,共1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溃疡性结肠炎1概述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及遍及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