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用中药辨识补益药补气药补阳药课件.pptx

常用中药辨识补益药补气药补阳药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中药辨识补益药(补气药、补阳药)

概念: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补虚药功效与适应证:甘补补气血阴阳不足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扶正祛邪预防保健,抗老延年分类

补虚药使用注意:1、对证选药:针对虚证,辨别虚证类型,认识药物特点5、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可增效的剂型。2、合理配伍:气血阴阳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以扶正祛邪,保护正气常配行气、化湿药,补而不滞4、用于扶正祛邪,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3、防止不当补而误补,应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

补气药共性特征:甘,入脾肺。补气,治疗气虚证重点药:药物11味,四参(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芪术草药蜜豆枣。(黄芪、白术、甘草、山药、蜂蜜、白扁豆、大枣)脾气虚-纳差、便溏、体倦、脏器下垂,出血肺气虚-气短、声低、气喘、自汗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加剧元气虚极欲脱-气息短促、脉微欲绝、神志模糊血虚证、津伤口渴、出血证、虚汗使用注意:强调因症选药。邪实而正不虚,不宜使用,避免闭门留寇。气虚证

补气药重点药:药物11味,四参(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芪术草药蜜豆枣。(黄芪、白术、甘草、山药、蜂蜜、白扁豆、大枣)

人参园参红参-蒸熟晒或烘干者(佳)白糖参——焯烫浸糖后干燥者(较次),又称“糖参”、“白参”生晒参——鲜参洗净直接干燥者(佳)条参—边条(支参),力较薄弱参须—加工中较细碎段(更次移山参山参—野山参、野参、老山参、大山参、年代久远者(佳),生晒山参中国参朝鲜参—高丽参、力参、别直参。甘、温,力峻,最宜于脾肾阳虚者。易生热,助火

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甘,入脾肺补气生津安神益智峻补元气——大补元气缓补诸脏——补脾益肺(心、肾)补气生血、生津功效:

诸参比较补气生津人参—大补元气,补诸脏气,益智安神。党参—功同人参而力缓,除大补元气外,代人参。又善补血,治气血两虚,西洋参—性质偏寒,清火力强,治阴虚火旺咳嗽痰血。清补,不耐人参温补者用之。太子参—功近西洋参,力弱。脾肺气虚,津伤口渴

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益卫固表托毒生肌脾-补脾气、升清阳功效甘,补气肺-补肺气利水

黄芪与人参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补脾肺气生津、生血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托毒生肌、利水

白术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脾胃甘温补气功效苦温燥湿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术与苍术白术补气健脾为主,又固表止汗、安胎健脾、燥湿,治脾虚湿盛苍术燥湿化湿为主,又解表、明目,治湿痹

山药甘平,补气阴补脾养胃,脾气虚或气阴两虚、食少、便溏、带下等生津益肺,肺气虚肾、脾肺气阴两虚咳喘补肾涩精,肾气虚精尿遗滑、带下清稀量多气阴两虚消渴,补脾肺肾之气阴补肺、脾、肾三脏气阴、性平力缓,不寒不热、不燥不腻,号称“平补三焦良药”!用量用法:煎服,10~30g,大量60~250g,研末服,每次6~10g,止泻炒用。

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与主治益气补中--心气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脾气虚证(炙用)祛痰止咳--痰多咳嗽。风寒咳嗽,肺热咳喘,寒痰咳喘,湿痰咳嗽等。缓急止痛--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炙用)调和药性--调和诸药,调和脾胃。(炙用)清热解毒--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生用)

大枣【处方用名】大枣、红枣、大红枣。【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药性说明】本品甘温益气,质润养血,味甘又能缓和药性,用于气血亏虚及缓解药物的毒烈之性。

蜂蜜【处方用名】蜂蜜、蜜、白蜜、生蜜、炼蜜、食蜜、蜂糖。【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功效】补中缓急,润燥,解毒。

补阳药概述:本类药性温热,功能温补人体阳气,主要用于阳虚证。补阳药主要作用于肾,以补肾阳为主。同时兼有补精髓、强筋骨等功效。适应证:肾阳虚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偏温燥,易于助火伤阴故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鹿茸

鹿茸性味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