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1.交代了环境、时、地;2.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3.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练习】1、第63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6年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第31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感人”之处首先在于揭示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词的这最后两句好比是诗歌的“合”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也使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抒发得更加强烈。这种直接的结尾方式,是我们阅读起来相对容易把握的。第32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回味。但正因为其含蓄,也为我们阅读带来了比较大的障碍。这需要我们能够从结句本身的个别关键词捕捉一些有效信息,或者结合诗词的前半部分,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第33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5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第34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离情人景: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也许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才以“不尽尽之”。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是无边的乡愁,是杀敌立功的雄心,还是对于战事的忧虑?难怪诗评家评价此句为“绝处生姿的一笔”,而这一句也让我们领教了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写诗功力。此题答案为:“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第35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表现了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小练习:从尾句切入第36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6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高考链接】第37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考题呈现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解析】首先从形式上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首绝句:雨洗东坡月色清——启,破题,写景。市人行尽野人行——承,接上句,写景。莫嫌荦确坡头路——转,由写景转入议论。自爱铿然曳杖声——合,收束全篇,显志。第38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的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坷坎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第39页,共8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往往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