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

1.1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脉主干长1~3cm,左主干下缘分出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供血给左心室前壁中下部、室间隔前2/3以及二尖瓣前乳头肌和左心房,回旋支供血给左心房、左心室前壁上部、左心室外侧壁及心脏隔面的全部或左半部和二尖瓣后内乳头肌。右冠状动脉供血给右心室、室间隔后1/3和隔面的右侧或全部。在相邻的各主要冠状动脉之间可能存在交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同时或分别累及各主要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部位决定了缺血症状和预后。管腔狭窄<50%时,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响;管腔狭窄50%~70%时,静息时心肌供血不受影响,而在运动、心动过速或激动时,心脏耗氧量增加,可引起心肌暂时性供血不足,引发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hronicstableangina,CSA);当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

近年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在心肌缺血中的地位受到重视。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将其列为稳定性冠心病的基本机制之一。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被认为是潜在的心肌缺血治疗靶点。

1.3临床分型

1979年WHO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将冠心病分为5型:

(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但在静息、动态或负荷心电图下显示心肌缺血改变,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不足,无组织形态改变。

(2)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由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3)心肌梗死:缺血症状严重,为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

(4)缺血性心肌病:长期慢性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突发心搏骤停引起的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1.4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多见的病种,近10余年该病发病率在我国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冠心病发病率一般以心肌梗死发病率为代表,有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

1.4.1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据Chambless等报道,WHOMONICA1985-1990年29个监测点在5725762名35~64岁人群中共登记79669件AMI或可能的冠状动脉事件及各监测点年龄调整的冠状动脉事件率,结果显示,29个MONICA监测点在不同国家人群间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国家(如法国和英国)不同人群的死亡率也存在差异。29个监测点人群中均显示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女性3~5倍,男性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仍为芬兰北加里勒亚(395/10万)和英国格拉斯科(385/10万),最低为中国北京(45/10万);女性除英国格拉斯科为最高(127/10万)外,其他多数为(30~60)/10万,中国女性为26/10万,西班牙加泰隆尼亚最低,为15/10万。在美国因心血管疾病致死者72%多发生于65岁以上,其中主要为冠心病。

1.4.2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根据必威体育精装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无论城市或农村、男性或女性,AMI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岁开始显著上升,其递增趋势近似于指数关系。《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有1031.59万人患缺血性心脏病。2002-2013年冠心病死亡率调查发现我国冠心病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显示,2013年我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约为100.86/10万,农村居民为98.68/10万,与2012年(分别为93.17/10万,68.62/10万)相比明显提高。城市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农村,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男性高于女性。AMI死亡率呈上升趋势。ChinaPEACE研究对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59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