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白为什么喜欢谢朓.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像李白在事业上有他惟一的向往的人物鲁仲连一样,在文艺上也有他最崇拜的一个人物,这便是谢朓。他在集中提到谢朓的时候非常之多,特别是到了谢朓所常到的地方,便更令他追怀无穷: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采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谢公亭》(原注:盖谢朓范云之所游)

李白的晚年,从夜郎之放被赦回以后,便徘徊于宣城的附近,大概也就正因为宣城是谢朓的足迹所在的缘故了。在李白追怀谢朓的诗中,尤其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最佳: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对于谢朓的诗,崇拜得很认真,——我说过,李白什么事都很认真的。他在《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中有:“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这是因为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嚣嚣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他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有:“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这是因为谢朓有《观朝雨诗》: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动悉无兼远,歧路多徘徊。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其他如他在《游敬亭寄侍御》中有:“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胙。”这是因为谢朓有“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的《敬亭山》诗;他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有:“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这是因为谢朓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在李白以前的其他任何诗人,都没有像谢朓这样使他赞叹,激赏过!

李白对于谢朓,我疑惑不止是因为诗之故而纪念他的,恐怕与谢朓的遭遇也有关: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诸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从“洒酒气填膺”看,知道李白是为他的不幸的收场而抱不平的。我们知道,谢朓是生于公元四六四年,早于李白之生二百三十七年,他小时就好学,有美名,因为“逢昏属乱,先蹈祸机”(《南齐书》卷四十七《谢朓传》),他下狱死的时候才三十六。他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曾经常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就谢朓的传上的话,说他“文章清丽”;《诗品》上则一方面说他“微伤细密”,一方面又说“奇章秀句,往往警遒”,前者大概是由于“丽”得过分之故,后者却就是“清”的注脚。李白对于谢朓的推崇处则也只在“清”而不在“丽”。李白一则说:“中间小谢又清发”,再则说:“诗传谢朓清”,(《送储邕之武昌》)语凡数见,说到谢朓诗的“丽”处,却几乎只字没有。谢朓是李白在文艺上最爱的一个人物,因此在我们诗人便只道其长,而不言其短了。

李白对于文艺的见解,是见之于他那《古风》的头一首,他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的见地是古典的。在同一首诗里他又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便又知道他所提出来的标准即是“清真”。谢朓够这个标准,所以他推崇谢朓——因为我们把“清真”两个字看得太惯了,不大理会它的特殊的意义。现在我要特别提醒的,乃是李白这一种文学观,是从他的道教思想一贯下来的。“清真”,在李白用,并不限于对诗,乃是指一种风度,所以他形容王右军时便有:“右军本清真,萧洒在风尘。”而这一种风度,却又直然是道教人格的理想,所以他说:“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留别广陵诸公》)

从萧洒、孤洁的字样看,我们可以把握清真的意义。清就是不浊,所以说萧洒;真就是不虚饰,不矫揉,这样当然不能随和流俗了,因此便又说孤洁。李白如何而有这样萧洒不浊的理想?这完全是因为李白有了“道”和“运”的观念以后,所以自然觉得“一身自萧洒,万物何嚣喧”了的缘故。李白如何而有这样不虚饰、不矫揉、认真而不从流俗的理想?这就完全是因为李白由道教的“自然”观念出发,而爱淳朴,而以为现在“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之故,(参看本书第三章《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我所谓道教的第一个根本概念,和第三个根本概念。)在不经意之间,一个诗人的精神是多么有着体系性和统一性,现在我们可以看得出!

谢朓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