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6.2《为了忘却的记念》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为了忘却的记念》为文本,旨在通过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审美鉴赏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分析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文本阅读,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作品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本主题:《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鲁迅对已故友人的回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意图。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鲁迅笔下的主人公形象,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我”,以及与之互动的人物,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领悟艺术手法:重点分析鲁迅在文本中运用的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如通过“忘却”与“记念”的对比,展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2.教学难点
-文本解读深度:由于文本涉及的历史背景和鲁迅的复杂情感,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作者情感。
-写作手法理解:鲁迅的写作手法较为复杂,如象征、讽刺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这些手法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
-文学鉴赏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一个挑战。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审美鉴赏的能力,包括对语言、形象、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课程平台: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鲁迅生平及作品的相关电子资料、文本分析工具、在线讨论平台
-教学手段:文本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是一篇充满感情、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在开始学习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鲁迅会选择“忘却”和“记念”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的同学可能回答:“忘却”可能是指忘记过去的痛苦,而“记念”则是对那些值得铭记的人和事的怀念。”
(教师)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文本,探究作者为何如此选择,以及这篇文章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二、阅读文本,初步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标题。
2.找出文中鲁迅先生提到的人物,了解他们的背景和与鲁迅的关系。
3.标记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段落或句子,准备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分享。
(学生)学生阅读课文,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标注。
三、小组讨论,深入分析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作者为何选择“忘却”和“记念”这两个词语?
3.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4.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有哪些?
(学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补充或提出疑问。
(学生)各小组代表依次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积极参与交流。
五、重点分析,突破难点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还有疑问。下面,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
1.主题思想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批判旧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赞颂那些为理想献身的仁人志士。
-作者通过“忘却”和“记念”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痛苦的遗忘和对革命先烈的永远铭记。
2.写作手法分析
-文章运用了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如“忘却”与“记念”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独特,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关怀。
(学生)学生总结全文,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七、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教师)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为了忘却的记念》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odule5 Unit2 I want a Chinese pen friend.(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docx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绝境中的友情》说课稿 新教版(汉语).docx
- 1《四季》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docx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4《送别秋天》说课稿2 浙教版.docx
- 包饺子(说课稿)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说课稿-7.4 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浙教版.docx
- 3 我不拖拉 第二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 21《三黑和土地》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第2课+我学习+我快乐+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教学说课稿+说课稿(部编版·五四制).docx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5章 我国的地域差异说课稿 晋教版.docx
-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 .pdf
- 医院消防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宣传视频制作技术服务方案(技术方案).doc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pdf
- 主体劳务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校外教育杯征文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pdf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 分层练习(含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3a-Self Check 分层练习(含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a-2d练习(含答案).docx
- 市场营销学》试卷(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