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绝密★启用前
晋中市2025年1月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和”字在古文中写作“龢”,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相应也。从口,禾聲”。该字由“禽”和“禾”两个部分组成。“龠”原指一种古代乐器,“禾”作为声旁,表示该字的发音。意为当吹奏“龠”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中会发出不同的声调却依然能够组成和谐悦耳的乐音,表示声音的和谐、调和。“和”字从而也引申出和谐、和合等含义,并逐渐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核心价值。
②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深厚的“和”文化。最早对“和”文化进行哲学探讨是在《国语·郑语》中郑国史官史伯同郑桓公进行“和”“同”的哲学思辨。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把许多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使它们达到平衡是和谐,如此才能使事物丰盛生长,若同,则会使事物灭亡。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与齐景公更进一步探讨“和”“同”的区别。晏婴以烹饪汤羹和制乐为比喻,指出正是因为不同元素的加入才使汤羹更为美味,并以“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从反面说明若只求“同”则无法达到“和”的状态,并将其类比至人际关系处理和国家治理的层面。而后,面对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乱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们深刻反思,积极思考应对之策,提出了“和”的理想社会图景,主张通过礼乐制度的建立完善以达“和”。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和”文化,主张以善为本、致中和、天人合一等理念。到西汉、两宋时期,儒家“和”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汉代《礼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由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强调理解天地之道,是兴起礼乐的关键。再到宋明时期,朱熹倡导“和而不同,执中两用”的处事方法,王阳明心学则提出通过修炼内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儒家“和”文化在历史演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儒家“和”文化在个人修养层面表现为心和,倡导通过修养自身、培育理想人格来达到心和的状态。心和强调人的内在身心和谐,既包括健康体魄的养成,也包括和谐心性的修养。要做到心和,先要以善为本,以和为贵。孟子提出“性善论”以及四端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性之中的善与生俱来,修身能够更多地开发善性。《大学》中也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了追求至善的重要性。要心怀中正平和之念,恪守中庸之道,以求达到和谐之境。真正的君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情感未发之时,内心保持平静,是谓“中”;而当情感发出时,能够适度控制,恰到好处,是谓“和”。这种内心的平和与情感的适度表达,正是实现身心和谐的关键。
(摘编自沈红伟《儒家“和”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和而不同”“义利统一”“天下大同”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了“协和万邦”的政治理念与“亲仁善邻”的价值追求,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其他国家独自发展。这就要求国家间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和模式,平等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积极沟通、平等协商,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只有以包容和交流的态度去对待本国以外的文明,才能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全球的高度上,展现了超越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大同社会”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化建构,而是一种值得追求与努力实现的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积极倡导个人、社会和整个世界相互协调与均衡发展的和谐社会,不断推动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关系形成。这种“大同社会”的理念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顺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统编语文小升初字音字形总复习(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常德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常德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富民县永定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测试语文卷(含答案).docx
- 浙江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适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中央]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总工会招聘协理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保定]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通]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厦门]2023年福建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在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三明]2023年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哈尔滨]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上海]2023年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台州]2023年浙江台州椒江区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