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基本规律3+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pdf

教育基本规律3+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0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马】0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马】

0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马】0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0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马】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口诀:外婆寻找落花生】

(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

(2)洛克,提出“白板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十之八九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3)华生,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

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维度观点

人性论性恶论

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荀子教育目的培养大儒

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

教育方法

之不若行之)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育对教师

教师作用

国家的重要作用)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孔子

1.性相近,习相远

2.性三品说:上智、中人、下愚;唯上智和下愚不移也

卢梭

1.来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

2.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三)二因素论(辐合论)

(1)德国的斯特恩(施太伦):相加说

(2)吴伟士(伍德沃斯):相乘说

(四)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

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实战演练

1.【2016小学.单选】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

因的()。

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2.【2018中学.单选】弗洛伊德(S.Freud)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性本能

3.【2018中学/2023特岗.单选】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实战演练

4.【2021宣城郎溪.单选】“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句话体

现了()的思想。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元论D.二元论

5.【2022安庆桐城中学.单选】主张“性善论”观点的是()。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

6.【2023安庆.多选】外铄论强调外在力量,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外在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kuoai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