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黑龙江省尚志县亚布力遗址(距今约5000~4000年)出土了不少极具特色的陶器、石器及玉器,其中的联璧式玉佩饰与辽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中同类器物完全相同;类似的双联或三联玉佩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5500~5000年)中也有发现。这反映出()
A.新时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
B.亚布力遗址属于辽宁红山文化的范畴
C.玉文化是东北史前文明的核心
D.东北史前文明间存在一定的文化联系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亚布力遗址中出土的联璧式玉佩饰与辽宁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佩存在高度相似性,这反映出辽宁红山文化对亚布力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D项正确;亚布力遗址与辽宁红山文化遗址处于不同时期,“同步发展”的说法有误,排除A项;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相似的文化元素,这可能是由于贸易往来、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属于同一文化范畴,排除B项;对于一个文明核心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经济基础、社会组织形式、价值观念等。仅仅凭借一种文物类型的出现,不足以支撑“玉文化是东北史前文明的核心”这一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2.战国后期,秦国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这样,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秦朝户籍制度的变化()
①说明当时人口流动现象严重②利于增强国家的控制力
③表明百姓徭役负担逐渐加重④为保障赋役征发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户籍制度的变化是对战国时期秦国户籍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了基层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使得国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基层社会的结构和人口状况,从而更加有组织地进行赋役征发,②④选项表述正确,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人口流动现象,户籍制度的加强不一定因为“人口流动现象严重”,①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徭役负担的变化,③错误。故选D项。
3.“地区菜系是地方菜肴升华,它需要该地区具有较发达的商业、交通与文化。”唐宋时期,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地域性菜系——淮扬饮食文化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淮扬饮食文化发展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各民族交流交往加强 D.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唐宋时期,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地域性菜系——淮扬饮食文化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和发展使淮安和扬州成为交通要道,推动各地饮食风格在此交流碰撞,促进了淮扬饮食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淮扬饮食文化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C项错在各民族说法绝对化,应该讲淮扬饮食文化发展高潮出现与民族交流有关,排除C项;唐宋时期高产作物还未传入中国,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4.唐高宗在位时期,共有宰相41人,其中科举出身者13人;唐玄宗开元元年至二十二年(713~734年),宰相27人中科举出身的有18人。同时,科举出身的高级官员中,中下级官员和一般地主家庭出身的比重也在上升。这表明,科举制度()
A.实现了政府选官的公平公正 B.已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C.客观上优化了官僚队伍结构 D.注重社会各阶层的平衡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科举出身的高级官员中,中下级官员和一般地主家庭出身的比重也在上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沧州四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陕西省咸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广元市市直属普通高中备课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检测(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