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津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VIP

天津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4-2025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年级历史测试

提示:总分100,测试时长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1题,每题3分,共63分)

1.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

“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2.贾谊曾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在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上面记

载有“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

A.伦理道德B.文字技巧C.法律知识D、专业技能

3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

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飧”。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敏酒祝寿。该习俗()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

4.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

“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响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D.意在托古改制

5“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

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

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6.《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

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

一时期()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B.市镇兴起锥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7.“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葡判》是

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

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

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8.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

或当朝宜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

已皆在翰林院。这折射出()

A行政效率提高B.甲央集权加强C决策事权转移D.科举影响扩大

9.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

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

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A.乡约与法律合流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10.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

廷不得不太量增礼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

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1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