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2月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向往”的“苦处”与“乐处”.docx

2025年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语文2月联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向往”的“苦处”与“乐处”.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如此:冬时向往夏之暖,夏时向往冬之凉;闲时向往忙的充实,忙时又向往着闲时的自由……

这种向往到底是人的苦处还是人的乐处呢?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

材料解读:材料呈现了一种普遍的生活现象,人们总是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向往与之相反的状态。冬天渴望夏天的温暖,夏天又向往冬天的凉爽;闲暇时憧憬忙碌带来的充实感,忙碌时却又怀念闲暇时的自由。这种现象反映出人们内心对当下状态的不满足,以及对另一种未知状态的期待。

立意方向:

正向立意(向往是人的乐处):可以从向往激发动力的角度出发,阐述向往能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成为进步的源泉。向往新的生活状态能让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不被现状束缚,积极探索未知,从而丰富人生体验。例如,正是因为对忙碌充实的向往,许多人在闲暇时努力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反向立意(向往是人的苦处):从向往导致内心焦虑、无法享受当下的角度思考。过度向往另一种状态,会使人忽视当下的美好,陷入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空想中,从而产生痛苦。比如,一个人总是抱怨忙碌的工作,一心向往悠闲生活,却在忙碌中错过了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同事间的情谊,最终既没有享受当下,也没有实现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辩证立意:探讨向往既是苦处也是乐处。向往能带来希望和动力,但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变成痛苦的根源。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向往与当下,学会在向往未来的同时,珍惜当下的生活,做到既不沉湎于现状,也不盲目追求遥不可及的东西。

参考题目:

《逐向往之光,品苦乐人生》

《向往,虽苦犹乐》

《“向往”之笔,书“苦”为“乐”》

《不止“向往”,化“苦”为“乐”》

写作素材拓展:

一、与向往的苦与乐话题相关的经典名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认为,担当大任者需历经苦难磨砺,体现了苦难对成长的重要性,苦是乐的前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句,展现其远离世俗纷扰,在自然中觅得内心宁静与快乐的心境。

3.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以旷达态度看待生活不顺,将逆境之苦化作诗意与乐观之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话,体现了超然物外的襟怀,不为外界环境变化而大悲大喜,保持内心平和。

5.心可逸,形不可不劳;道可乐,身不可不忧:林逋认为内心可以追求安逸快乐,但身体不能不劳作,追求道的过程中有快乐,但也不能不忧虑自身不足。

6.乐与苦,相与倚伏:刘基在《苦斋记》中指出乐与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7.悟从疑得,乐从苦生:申居郧认为领悟从疑惑中得来,快乐从苦难中产生,强调了苦与乐的因果联系。

8.与困难作斗争,虽然要历尽艰苦,但苦尽甘来,这也是一种乐事:徐特立道出了战胜困难后的快乐,肯定了苦尽甘来的人生体验。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赞扬勇敢面对残酷现实的人,他们虽承受痛苦,却因勇敢而获得精神上的幸福。

10.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强调劳动是获得快乐、解脱痛苦的关键。

11.虽有苦乐,多由生活小小得失而来,也可望从小小得失得到补偿与调整:沈从文认为生活中的苦乐常源于微小得失,且可通过这些得失进行自我调整。

12.真正尝味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真正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李广田指出经历苦难是体会快乐的前提,二者相互映衬。

1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强调个人苦乐与时代紧密相连,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孤立存在。

14.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此句简洁地表达了乐与苦相互转化的关系,欢乐到极点可能转向悲伤,苦难尽头往往迎来甘甜。

1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思是只有经受住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出人头地,享受成功的快乐。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强调忧患能使人奋进,安乐易使人沉沦,说明苦难与安乐对人成长和发展的不同影响。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宝剑需磨砺、梅花经苦寒才香,比喻人要历经苦难才能获得成就和快乐。

1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与上句类似,强调不经历严寒考验,就无法收获梅花的芬芳,即不经历苦难难以获得快乐。

19.苦尽甜来,乐极生悲:再次强调苦与乐相互转化的关系,苦难过后是甜蜜,快乐过度可能引发悲伤。

20.在艰苦的日子里要坚强,在幸福的日子里要谨慎:说明在面对苦乐不同境遇时应有的态度,苦难时要坚强应对,幸福时要保持清醒,以防乐极生悲。

二、与向往的苦与乐话题相关的素材:

科学理论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