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突破练23 文言简答:注意文本之间融通互联专题突破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docx

突破练23 文言简答:注意文本之间融通互联专题突破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破练23文言简答:注意文本之间融通互联专题突破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突破练23文言简答:注意文本之间融通互联

(分值:40分)

学生用书P24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材料一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

(选自《商君书·修权第十四》)

材料二元载结中人董秀,厚啖以金,使刺取密旨。帝有所属,必先知之。探微揣端,无不谐契,故帝任不疑。时拟奏文武官功状多谬舛,载虞有司驳正,乃请别敕授六品以下官,吏部、兵部即附甲①团奏,不须检勘,欲示权出于己。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纵诸子关通货贿。京师要司及方面,皆挤遣忠良,进贪猥。凡仕进干请②,不结子弟,则谒主书③。城中开南北二第,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近郊作观榭,帐帟④什器不徒而供。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帝尽得其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謷然不悛。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帝积怒,大历十二年三月庚辰,帝御延英殿,遣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载,系政事堂,分捕亲吏、诸子下狱。乃下诏赐载自尽,妻及子扬州兵曹参军伯和、祠部员外郎仲武、校书郎季能并赐死;毁私庙主及大宁、安仁里二第,以赐百官署舍,披东都第助治禁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十》)

注①附甲:在他人奏议上签名(画押)表示同意。②干请:请托。③主书:指主书官卓英倩、李待荣,均为元载心腹。④帟(yì):帐幕。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有隙A蠹B而不亡者C天下鲜矣D是故E明王任法F去私G而国无隙H蠹矣

答案:CDG

解析:“……者”是判断句的标志,其后断开,C处断开;“天下鲜矣”表示上述情况很少见,“……矣”用在句末,表示感叹,D处断开;“明王”是主语,“任法去私”是谓语,“而国无隙蠹矣”是表结果的分句,“而”前应断开,G处断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意为勾结,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意有所郁结”的“结”意思不同。

B.子弟,原意指儿子与弟弟,亦可泛指弟弟、侄子或年轻的后辈,文中指儿子。

C.收,逮捕,与贾谊《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收”意思不同。

D.狱,意为监狱,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狱”意思相同。

答案:D

解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狱”意思为“案件”,二者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认为,如果废除法度,喜好私议,那么就可能出现卖官求财、鱼肉百姓的情形。

B.大臣争相谋取私利而不顾及百姓,百姓就会远离君主,君主与百姓之间便会产生裂痕。

C.元载把持朝政,无视君权,任用贪猥,大肆贪腐,骄奢淫逸,最后祸及祖先与子孙。

D.皇帝初时对元载任用不疑,掌握其贪腐情形后,曾郑重告诫他,但元载傲慢不悔改。

答案:C

解析:C项,“无视君权”错误。元载向上谄媚,蒙蔽皇帝,进而得到任用,依仗受宠任意妄为。文中没有关于他与皇帝对抗的相关论述。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4分)

(2)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4分)

参考答案:(1)元载有智谋,通达果断,长期受皇帝信任,认为文武官员的才干谋略没有比得上自己的。(“果”“得”各1分,大意2分)

(2)元载从此不是同党之人便不再接触,平生道义相交的朋友都被拒绝。(“党与”“谢绝”各1分,大意2分)

5.(对点题)材料一中的“隐下而渔民”在元载身上有何体现?(3分)

参考答案:①欺上瞒下,专权乱政,不如实上报官员功劳,买官卖官。②贪赃枉法,放任儿子和亲信收受贿赂,贪得无厌。③盘剥百姓,广建别墅台榭。④排挤忠良,残害言官,堵塞民众言论。(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回答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废除法度喜欢私下议论,那么奸臣就会卖官来求财,一般官吏就会隐瞒民情而鱼肉百姓。谚语说:“蛀虫多了,大树就会折断;缝隙大了,墙就会坍塌。”所以大臣争相谋取私利却不顾及百姓,那么民众就会远离君主。民众远离君主,这是国家的“缝隙”。一般官吏隐瞒下情、鱼肉百姓,这就是民众的“蛀虫”。因而国家有了“缝隙”“蛀虫”却不灭亡的,天下少有。所以贤明的君主执行法令摒去私利,国家就不会有“缝隙”“蛀虫”了。

材料二元载勾结宦官董秀,送很多金钱给他,让他探听皇帝的想法。皇帝想做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