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402_T 96-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docxVIP

DB3402_T 96-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91.100.99CCSQ10

3402

芜湖市地方标准

DB3402/T96—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resourceutilizationofconstructionwaste

2024-12-16发布2025-01-01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02/T96—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芜湖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市恒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市弋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城市管理局、安徽工程大学、芜湖久瑞建设有限公司、芜湖市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芜湖强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芜湖互赢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波、胡彬彬、徐晓光、马俊、孙晓云、王能元、魏薇、樊小英、樊超。

DB3402/T96—2024

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本要求、接收储存与预处理、资源化利用、环境保护。

本文件适用于以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及装修垃圾的建筑垃圾为处置对象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23废钢铁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3460再生橡胶通用规范

GB/T13586回收铝

GB/T13587铜及铜合金废料

GB/T22529废弃木质材料回收利用管理规范

GB/T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GB/T29408废弃木质材料分类

CJJ9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T1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

JG/T505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JGJ/T240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SB/T10900废玻璃分类

SB/T11108废玻璃回收分拣技术规范

SB/T11149废塑料回收分选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CJJ/T13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和职工健康,确保安全生产。

DB3402/T96—2024

2

4.2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应设有消防安全标志,在主要安全通道设置事故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车间内配备消火栓、消火箱、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4.3建筑垃圾宜优先考虑资源化再生利用处置,处理及利用优先次序按表1的规定确定。

4.4建筑垃圾处理及利用优先次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应采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工艺,鼓励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4.5进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应低于60%。

4.6厂区道路应满足交通运输和消防的需求,与厂外道路连接平顺,并设置相应的洗车、称重及排水设施。

4.7应根据处理规模配备建筑垃圾堆放区,储存能力应满足建筑垃圾生产加工及储存的要求,分类存放,保证堆体的安全稳定性。

4.8建筑垃圾加工区面积应满足建筑垃圾加工能力及再生材料分类堆放要求。

4.9再生材料堆放区应整洁、干净,贮存时间应在各类产品的最低养护期内。

5预处理

5.1接收计量

5.1.1计量系统应具备称量、记录、打印、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等功能。

5.1.2根据场地条件设置车辆等候区。

5.1.3厂区需设置专职接收人员,对运输至厂区的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勘验,如发现危险废弃物或生活垃圾,及时向运输方反馈并拒绝接收。

5.1.4专职接收人员引导运输车辆进入计量环节,由汽车衡对车辆进行称重,计量建筑垃圾重量,并登记或录入。

5.1.5接收的建筑垃圾日期、数量、运输车辆信息需建立台账备查。

5.2卸料

5.2.1卸料区需为非露天区域,场地布置应便于进场车辆卸料及与预处理机械设备衔接。

5.2.2在卸料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建筑垃圾散落的隔离措施。

5.2.3应配备安全防护、扬尘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