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看、摸、摆的活动中进行直观学习,体会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知
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
感受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测量用的课桌测量用的凳子
学生准备一角硬币小正方体回形针三角形纸板橡皮铅笔铅
笔盒等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1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1.课件出示图片:
2.导思: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教师指导: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
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活动2观看课件,引发探究
1.课件出示:
2.导思:学生和教师一起用拃作单位量同样大小课桌的长,学生量的是5
拃长,教师量的是3拃长,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3.学生汇报。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操作指导: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组织活动,体验教学
活动1探究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
1.教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体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每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人从四个物体(一角硬币、小正方体、回形针、
三角形纸板)中任意选用一个物体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做好记录。
(3)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测量出的结果。
(4)让选用同一个物体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提问:为什么都是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宽,而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预设
生1:我用一角硬币进行测量,由于硬币是圆的,在滚动时有误差。
生2:我用的是回形针,在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宽时,回形针的两头是半圆形
的,测量时不太准确。
生3:我们小组四人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的标准:一角硬币、小
正方体、回形针、三角形纸板,因为它们的长度不一样,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也不
一样。
学生再次讨论后汇报:
生4: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作为标准进行测量,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一样。
生5: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该选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活动2探究用不同标准测量不同物体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体(如橡皮、铅笔、回形针等)去测量课桌、铅笔盒
等物体的长。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
生1:为什么数学书封面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铅笔盒的长是5块橡皮的
长,但它们却不一样长呢?
生2:为什么课桌比铅笔盒长,但课桌的长是4支铅笔的长,而铅笔盒的长
却是5块橡皮的长呢?
……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出
的结果可能会不同。
活动3探究用同一标准测量不同物体
1.提出探究要求:用同一物体(如小正方体)作为标准去测量不同长度的物
体,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操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先用不同
的物体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