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世间》以“审美理性”为潜流,助推着“理想激情”的道德理想主义大潮滚滚流去。基于此,《人世间》达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吻合的叙事高度。
在“理想激情”高扬的阶段,“审美理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结构作用。《人世间》实现了“审美理性”同“理想激情”和谐相生的叙事状态。“审美理性”的化身不再是梁晓声早期知青小说中形而上的精神力量,也不再是“荒诞”时期解构主义下的宏大价值幻灭。文本中周家一代人以书籍背后的“知识”为精神启蒙的源泉,不断提升其“超我”层面的道德标准。在“文化大革命”现场中周秉义曾直言“我希望咱们周家的后人还能幸运地读到那些书。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一辈子没读到过这些书是有遗憾的”。就是说,无论是否与“文化大革命”现实社会的逻辑相契合,这一幕幕文学图景不仅同梁晓声早期道德理想主义的基调——“青春无梅”极其吻合,而且更加显露出其对“知识”背后的“审美理性”特有的推崇与尊重。
在“理想激情”失落的阶段,“审美理性”使文本叙事没有回到“单向度激情”“荒诞化幻灭”的老路上去,而是大气磅礴地上升到历经“人世间”磕碰后的超然坚忍的境界。在评论界对遭遇理想失落的周家兄弟的解读中,周秉义被解读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而周秉昆被定义为“好人文化”的代表。但是循着梁晓声“作家”之维的意图投注,遭遇理想失落的周家人便不仅仅是各自文化符号的具体表征,更是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为以往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叙事主体的知识分子阶层,周秉义代表着政治知识分子,周蓉代表着自由知识分子。周家兄妹看似处于理想激情失落的窘境,实际上理想激情的失落也代表着“审美理性”层面各自身份意识的参悟。无可否认,道德理想落空后的周秉义也常郁闷不得志,但其郁闷的根源不在于所谓一己理想的被缚,而在于群体本位的公共理想危机本身。“自己谨小慎微、辛辛苦苦工作三十多年,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党在周围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起来,却又哪里抵得过层出不穷的贪官污吏的负面影响呢?这种气馁的话,他无处可说,只能长期闷在心里,甚至终日郁郁寡欢”。以群体忧乐为忧乐的周秉义,又不决然是一个扁平人物。扁平人物是一种类型人物,这种人物性格简单、不复杂,但周秉义的性格绝非单一,反而给人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审美理性”使文本中的周秉义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
参照“怎样做人”的线索解读梁晓声一生的道德理想主义文学创作,《人世间》便不再是既往以“理想激情”为原点,单向度的激情陨落与零向度的激情解构为价值半径的坐标体系,而是以“审美理性”为潜流,并支撑着水面形形色色的“理想激情”的潮起潮落,潮起之际有来自“审美理性”范畴的“超我”价值标准,潮落之际有来自“审美理性”范畴的另一类价值图景的显现,但无论潮起潮落,终究以各种人世向善的形式汇就“理想激情”之河。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梁晓声走出了驳杂的“知青”与“红卫兵”身份认同,在理性领悟的高度上书写共和国浩瀚历史,最终达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文学契合。
(摘编自王潇《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如何价值重构?》)
材料二:
文学作品,作为作家情感和理性物态化了的语言符号系统亦即文本,是以一个多层面的状态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的。感性、理性共同构成其内容,共同决定其本质。
在情理构成的区域内,把情、理分别看作两个极点,越是远离中间地带而靠近情极的作品越注重情的表达,愈是靠近理极的作品就愈注重理的深刻,于是文学作品就有了批评家所谓的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更多地表现常情,严肃文学更多地反映对于现实世界的理性认识。它们共同兼容于现实世界的整体状态之内,这是一个自然存在。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生、嬗变不可能超越“人本身”的感性和“人本身”的理性。随着文化背景的转换,阅读群体的结构必然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更,文学作品所处的情理的相应位置就产生相应的变动,但文学作品处于情理两极之中依然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文学不能脱离理而存在,也不能脱离情而存在。情与理在文学作品中是对立、统一的。并不是偏重于理的作品只有理,偏重于情的作品只有情,而是在定位于情理所组成的区域内的作品,都是情、理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把定位于情、理所构成的区域之间的文学作品称为正常的存在、挥发状态。而超出了这一区域的文本称为反常状态:在其结构中要么排斥理,要么拒纳情。也即文学作品游离于正常状态之外。
排斥理的文学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没有过滤,没有净化,没有理的规范,其中表现的情必然有低俗的成分。它给读者留下的是感官的低层次的刺激,达不到“理中之情”所具有的感染作用。拒纳情的文学作品,它所反映的理,没有依托,没有诉诸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理科)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近下载
- 酒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docx VIP
- 危化品运输安全的无人机与遥感应用.pptx
- GZ020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师生同赛)赛题A竞赛任务书附件1、3、6、7、8、9-裁判用(打印100份)-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pdf
-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电话销售基础培训课件教程.ppt VIP
- 2025年中国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2022年版)初中语文学科新课标部分解读.pptx
-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共48张PPT).pptx VIP
- 诸葛亮介绍PPT课件.pptx
- 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353卫生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