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实录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实录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虞美人》教学实录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尼采曾有言:“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王国维先生则说:“后主之词,真乃血书也。”《虞美人》一词词句简单而清丽,然而由李煜的孤独、痛苦和绝望所凝结而成的“血书”,却很少有人能够领悟透彻。要读懂浅近文字背后的沉痛深情,我们从大家的课前提问开始。

投影展示学生提问:春花秋月皆是美好事物,李煜为何会问它们何时了?

环节二:浅识“反常合道”

生:我觉得春花与秋月本是四季之美景,但李煜太痛苦了,所以他会问这美丽景色何时结束。

师:很好。这虽是乐景,但却刺痛了李煜悲伤的心灵。还有吗?

生:李煜是南唐后主,南唐亡国之后,李煜被囚,此后世间任何美景都已经与他无缘。甚至,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让他觉得痛苦。所以,他会希望这一切快点结束。

师:是的。春花秋月皆是美好事物,美好事物就会引发他的联想。有同学能站在李煜的角度联想一下他生命中曾经的美好吗?

生:我想身为一国之君,他在南唐时一定是春赏百花秋赏月,享受四时美景,何等畅快!而这时他已经身陷囹圄,今昔比较之中,他感到格外痛苦,所以他希望引发联想的美好事物快点结束。

师:非常好!你做到了和他共情。

生:老师,我有另外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春花秋月”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师:你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也带给我们一个新的“反常”之处。如果“春花秋月”指季节更替的话,那李煜为什么会问它们“何时了”呢?

生:季节的更替不会结束,指的是时间不会终结。那他问时间什么时候终结……生:我知道了!我们经常担心的也许是时间过得太快了,但是李煜不一样,他太绝望了!此时对李煜而言,存在本身就是痛苦,解决之道也许就是时间的彻底终结,让这个世界陪他同归于尽。

师:谢谢你!这句词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了。

生:那我是不是还可以这样理解——随着季节的更替,四时之景“春花”会变成“秋月”,而秋冬之后,节令又会回归春天。李煜也许并不想看到这样重复的更替轮回,他希望这样的无常变化快点结束。

师:为什么?生:我想是因为回看此生,李煜生命中最大的无常变化就是国破家亡,从一国之主变为阶下之囚。对于他的人生来说,只有从春到秋、从帝王到囚徒的单向陨灭!

师:太精彩了!

环节三:了解“反常合道”

师:同学们,春花秋月本是自然之景,“何时了”三个字却让这自然之景变得反常,而于反常之处的细心解读,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近李煜,走进他蕴藏在词句中的痛苦与绝望。苏轼曾有言:“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当年后主之词不是“春花秋月何时了”,而是“春花秋月伤我怀”,你们觉得好不好呢?

生(摇头):那就没味道了。

师:是的。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丰富的意蕴,那么深沉的情感都将消失殆尽。“反常”指的是诗词中反常规的内容或艺术表现手法,而“合道”指的是创造出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效果。

师:对于走进李煜的内心,“反常合道”是一把不错的钥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词中还有哪些反常却又合道的地方。

环节四:运用“反常合道”

生:我找到了一处反常的地方。四方对应四季,后主作此词时为秋天,秋天对应的方位是西方,所以此处应是西风。

师:的确,这个和时节不符合。

生:我有一个想法,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的。地图上,南唐都城位于现在的南京,北宋都城位于现在的河南开封,在无眠的夜晚,对于李煜而言,不管来自四面八方哪个方向的风,都是而且只能是——东风。

师:有意思。生:那词的最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不是说无论山脉如何起伏、河水如何流淌,李煜此生所有的愁思都只会流向一个方向——故国?

师:你的解读打动了我。看似不合逻辑的无理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这个亡国之君对于故国的深切思念。

生:老师,“不堪回首”指的是“不忍回首”,但在词中,李煜却没能忍住而频频回首。这也是一处反常吧?

师:是的。怎么给这一处反常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呢?

生:这是理性和感性的矛盾,理性让李煜告诉自己不要回首,回首往昔太痛苦了,而感性让他根本忍不住不回首。

师:是的。李煜太过痛苦,本不应再对故国往事回首,然而现实却使他忍不住频频回首。

生:我还发现一个反常的地方。故国早已残破,但在李煜眼里却是仍在清辉圆月之中。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明月皎皎,而故国早已逝去。

生:老师,如果我是李煜,我也会忍不住。即便明知其中有痛苦,也会忍不住回首,因为在痛苦当中,总要有什么支撑他继续活下去。也许是过去的生活在他心里留下的一丝丝美好,能给予当下的囚徒生活一点虚无的慰藉。

师:你完全站在了李煜的角度,为他的心灵做了一个注解。

生:我们在物理课学过“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它只能是“在”或者“不在”的。李煜词中的雕栏玉砌作为客观事物,如同薛定谔的猫,“在”与“不在”总归只有一种可能,可是他却说“应犹在”,我觉得这是一种反常。师:有同学来给他答疑解惑吗?

生:我觉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