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惠阳中山中学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备课组主备人:周晓兰2016.1。
教学内容
第2节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课题
碳原子成键特点及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技能
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能以此解释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现象。
2.理解单键、双键和叁键的概念,知道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能根据键角判断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3。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过程
与方法
初步学会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碳原子饱和程度、共价键类型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学习,树立“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
材
分
析
重点
理解单键、双键和叁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难点
根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判断其碳原子饱和程度、共价键类型及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有机物有一定的了解,已经学过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课型
新课
教具
演示实验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展
示
目
标
(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能以此解释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现象。
(2)理解单键、双键和叁键的概念,知道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能根据键角判断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3)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自
主
学
习
一.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依据成键两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数目可将共价键分为:、、
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向于成键原子的一方可将共价键分为:和。
共价键极性的强弱与两个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有关;,键的极性就越强。
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碳原子的最外层有个电子,很难或;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达到最外层电子的稳定结构。
(2)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键或键,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相互结合成,还可以带有支链。
(3)碳原子的成键总数:每个碳原子可以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形成个共价健,即碳原子价键总数为。
(4)烷烃分子中任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都接近,因此烷烃分子中的碳链是形的。乙烯分子中相邻两个键的夹角接近,乙炔分子中相邻两个键的夹角为。
三.同分异构体:
它包括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其中结构异构分为、、和三种类型。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是有机化合物繁多的重要原因。
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则、、、等也都相同.
合
作
探
究
1.碳原子的成键有何特点,这种成键特点与有机物种类繁多有何关系?
2.什么是单键、双键和叁键,它们的稳定性怎么样?
3.什么是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4.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空间构型及键角分别是怎样的?
精
讲
精练
【课堂精讲】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1。有机物中常见的共价键:C-C、C=C、C≡C、C—H、C-O、C—X、C=O、C≡N、C—N、苯环
2。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单键、双键和叁键的价键数分别为1、2和3)。
3。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目少于4)
4。分子的空间构型:
(1)四面体:CH4、CH3CI、CCI4
(2)平面型:CH2=CH2、苯
(3)直线型:CH≡CH
二.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课堂精练】1.在烧焦的鱼、肉中,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3,4苯并芘,其结构简式为
2。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右图(其中C、H原子已略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根据题中叙述和图形回答金刚烷分子中有()
A.2个-CH3结构
B。4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二教案: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二教案: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酯油脂.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二教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四教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四教案:离子反应.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四教案: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五导学案: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一课时.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五导学案:醛和酮糖类第二课时.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五导学案:醛和酮糖类第三课时.docx
- 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五导学案:醛和酮糖类第一课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