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
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
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紫藤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为状物散文。《紫藤瀑布》从紫藤
花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以精细的工笔,描摹了紫藤繁花似
锦的盛开景象和独具特色的神采风韵。眼前的藤花使作者自然而然地回想
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那株紫藤,“繁盛”与“伶仃”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作
者的目的显然不在于此。在其笔下,紫藤的外在情态与内在精神并举,而
自身对自然的感触又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
更让人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托物
言志的散文,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
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
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外国诗二首》选择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
欺骗了你》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写于诗人被禁时期,在这样的情景下,诗人仍满怀生活热情,以劝告的口吻,
热诚坦率地表达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未选择的路》语言
浅易,实则蕴含深邃哲理。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意象,用象征的手法
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弗罗斯特用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
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世界的感悟。
《古代诗歌五首》中五首诗歌中都有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这些哲理对
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五首古诗词都是名篇,需要背诵默写。教学中
可在理解基本内容、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联系生活
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本单元作文训练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
本要求,即要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更高一点的
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这些要求都
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文从字顺”的作文训练,可以通过交流、修改
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
带给我们许多启迪。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
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
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二、课标依据
(一)基础知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和书写常
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
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学会使用常用
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O在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指出“能熟练地使用字
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O
(二)阅读与鉴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三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学
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者的
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
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o在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中指
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o“欣赏文学作
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
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O
在四课程内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指出:“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
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
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体
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三)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第四学段“表达与交流”中指
出:“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
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o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与训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版中医耳鼻喉科伤寒论知识考题(附答案) .pdf
- 2024年度浙江省党政机关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行测》题 (2).pdf
-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2).pdf
- 飞呀飞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pdf
- 2024年高考北京卷物理真题 (3).docx
- 福建2024年新高考生物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pdf
- 2025春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附目录) .docx
- 湖南省武冈市六年级语文期末深度自测黑金试题(附答案)详细答案和解析x - 创新小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pdf
- 2024年高考化学(浙江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docx
- 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