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肝吸虫和钩虫混合感染1例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报告

PAGE

1-

肝吸虫和钩虫混合感染1例报告

一、病例概述

1.患者基本信息

(1)患者信息:患者,男,45岁,汉族,农民,居住于某市农村。患者长期从事田间劳作,有生食淡水鱼虾的历史。患者自述近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持续时间约3个月。

(2)健康史:患者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患者无手术史、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者吸烟史15年,平均每日吸烟10支;饮酒史10年,平均每日饮酒量约200ml。

(3)传染病史:患者否认有疟疾、血吸虫病、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接触史,也无外出旅游史。患者居住地及工作环境未进行过大规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周围人群亦无传染病爆发流行情况。

2.感染来源及流行病学史

(1)感染来源:患者居住的农村地区,周边水域存在肝吸虫和钩虫的中间宿主及传播媒介。患者有生食淡水鱼虾的习惯,尤其在捕捞季节,经常食用未煮熟或半熟的鱼虾,这可能是其感染肝吸虫和钩虫的主要原因。

(2)流行病学史:该地区为肝吸虫和钩虫的流行区,当地居民普遍存在生食淡水鱼虾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饮食习惯有所改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保持这一传统饮食习惯。此外,当地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较高。

(3)接触史:患者自述其居住地附近水域有大量淡水鱼虾,且当地居民普遍有捕捞、销售淡水鱼虾的习惯。患者曾于发病前1个月内,多次在自家附近的河流捕捞鱼虾,并在家中进行简单处理后食用。此外,患者家中饲养有鸡鸭等家禽,可能与钩虫的传播有关。

3.主要症状及体征

(1)主要症状:患者自述发病初期出现食欲不振,进食量明显减少,伴随有恶心、呕吐的症状。随后,患者出现乏力、消瘦,体重较发病前下降约5公斤。此外,患者右上腹隐痛,疼痛性质为钝痛,活动后加剧。

(2)体征:查体时,患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腹部查体发现右上腹有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肝区叩诊稍感疼痛,肝脏质地偏硬,边缘不清。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3)检查发现:患者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有贫血症状。肝功能检查显示ALT、AST轻度升高,TBil、DBil升高,提示肝脏功能受损。粪便检查发现肝吸虫卵和钩虫卵,进一步证实了患者的感染情况。

二、临床检查

1.实验室检查结果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3.0×10^12/L,血红蛋白浓度90g/L,提示患者存在贫血。血小板计数正常。

(2)肝功能检查:ALT60U/L,AST70U/L,TBil45μmol/L,DBil20μmol/L,提示肝脏轻度受损。白蛋白水平正常。

(3)粪便检查:镜检发现肝吸虫卵和钩虫卵,肝吸虫卵形态为椭圆形,大小约70μm×45μm,钩虫卵形态为椭圆形,大小约60μm×40μm,证实了患者肝吸虫和钩虫的混合感染。寄生虫抗原检测结果阳性。

2.影像学检查结果

(1)超声检查:肝脏形态规则,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肝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但可见多个微小的低回声区,边界模糊,考虑为肝吸虫导致的慢性炎症性改变。胆囊壁未见明显异常,胆管系统通畅。

(2)CT检查:腹部CT扫描显示肝脏形态规则,密度均匀,未见明显肿块或占位性病变。肝脏实质内散在分布多个小囊性低密度区,边缘模糊,考虑为肝吸虫囊肿。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大肠未见异常。

(3)MRI检查: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肝脏形态正常,肝实质信号均匀,未见明显肿块或占位性病变。肝脏实质内可见多个小囊性病灶,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考虑为肝吸虫囊肿。胆囊、胆管及肠道未见异常。

3.其他检查结果

(1)胃镜检查:胃黏膜色泽正常,无出血点、溃疡等异常。十二指肠黏膜无充血、水肿、糜烂等改变。小肠黏膜色泽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2)肠镜检查:结肠黏膜色泽正常,无充血、水肿、溃疡等改变。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无异常。

(3)免疫学检查:肝吸虫抗体检测阳性,钩虫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患者体内存在肝吸虫和钩虫感染。血清中肝吸虫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较高,提示慢性感染。钩虫特异性IgG抗体滴度亦较高,提示钩虫感染。

三、病原学检查

1.肝吸虫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对患者进行三次粪便检查,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肝吸虫卵,形态为椭圆形,大小约70μm×45μm,卵壳厚,卵内含有毛蚴。

(2)粪便浓缩法:对粪便进行浓集处理,使用乙醚饱和盐水漂浮法,以提高肝吸虫卵的检出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肝吸虫卵,形态与直接涂片法所见一致。

(3)粪便孵化法:收集患者新鲜粪便,进行孵化实验。将粪便置于孵化器中,24小时后观察,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