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下洼?我们用这些老照片?致敬我们那些回不去的童年!
?
一、日常生活篇
“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钱钟书
六七十年代的景象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前(六七十年代),也就是吃大锅饭年代。乡政府叫(人民公社),村是以大队为单位,大队把全村按人口住址划为几个生产小队。具体分工是,每个生产小队有正副队长,负责本队社员的劳动生产安排,会计负责本队财务大帐,出纳管现金和记工分。那是候生产队成员叫社员,社员工资是按每天工分记算,队里工分是按劳力强壮评比的,有12分、10分、8分、5分等规格,一般说全劳力农活都做得来的(犁地摇耧,赶马车的)12分,会一般农活的10分,8分以下称半劳力(多指妇女或刚参加劳动年轻人),每个生产队单独核算,到年底发工资叫分红,主要收入是粮食棉花(或有的小队有一些小副业),全队除去公粮和预留款外,每个劳动日也就五六毛钱左右,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劳力多户能分几百元就让人羡慕不得了啦!
那年代不让社员出去做买卖和搞副业,谁违反就给扣顶“大帽子”叫投机倒把。社员群众全得在本队做农活,每天早起和中午2次集中社员按排农活,一般按季节变化来规定出工时间,到时候队长敲钟,社员们听到钟声后开始集中,正副队长负责安排并分组干活。
当时队长权力很大,负责全队的生产安排和预支款审批。社员们都想派个好活,如浇地,看机井、看场等活不累工分不低,或家里盖房想使用生产队车辆预支现金,都得求助队长。队长按季节庄稼成熟时间安排出工,早起天未亮就集中,正队长顾大局,副队长细分工,正副队长出纳组长各带一队,小农具锨、锄、镢、耙子等从自家拿,耧、犁、耢、耙、布袋、叉、等从保管那里登记领拿,收工时在交回。早起送饭,队里专门按排人送饭,半晌休息一会,将近12点收工,下午也是敲钟安排,天黑收工,晚上对记工分,三夏和三秋季节晚上有时候加班2小时。
生产队虽然不大,也就二百多口,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去队长会计出纳外,还有保管,分责生产队里的生产工具和粮食大权,还有小组长,饲养员,车马馆,机井手等人员。那时候还没有农业机械、春耕秋收全手工,运输工具主要靠牲口。每个小队有二辆大马车和几辆排子车,大马车一般由三匹骡马拉车,排子车由单驴和牛驾拉,你别看这赶马车也是个技术活儿,牲口上套也有门道。把大马车支撑好,先牵出主辕骡马(结实强壮的骡和马)挷好围脖,嘴巴牙齿上方把小铁链或小绳拴结实,防止牲口踢咬不听话,再把骡子倒退吆喝着赶进车辕,上好夹板套,放好马鞍和托带,去掉支撑,绑结实骡子的肚带,然后左右套好帮套(就是主辕两边骡或马),到此三大套全幅“武装”完毕。吆喝大牲口上路往前喊”驾驾”,停喊“吁吁”,向左喊”哒哒”向右喊“哦哦”。
春耕秋收,社员们起早搭黑劳作在田间地头,到了三夏和三秋大忙节,大队就成了指挥部,天天喊抓紧抢收耕种。春夏之交,麦熟一晌,得抓紧抢收,要不遭遇连阴大雨大风天气,麦子就得减产。天刚蒙蒙亮,社员们就拿上镰刀出发了,队长按人员一一划分片段收割,那时候纯手工收割,大伙弯着腰争先恐后不怕累,麦子割完后打挷成捆,队上的几辆马车和驴车装满用绳绞好运送打麦场上。
每个小队都有专门的麦场,地里是熟一块割一块,几辆车子来回运送跑个不停。麦子到场后,有专门人员用钢叉摊开凉晒,时值烈日当头,趁天好来回挑翻麦子,下午开始用牲口牵引石滚,反复辗压,真到麦穗与麦粒完全脱离,挑开麦秸上垛,麦粒推成堆,用木锨顺风扬场(就是用木锨把麦子的麦糠杂质去掉),麦子清除杂质后,晒好装袋入库。那打场的场景真是热火朝天,人欢马叫,打麦场上有场房屋,有专门负责看管麦子的,场四周配有水缸等防火工具。
那时候虽然很穷,但大伙都挺乐观,粮食、油、肉、都是生产队分配供应。白天去地干活,晚上三五成伙坐在一起讲故事,摆“龙门阵“那时候也没有电视电脑,这种方式是最好的精神享受。那个年代事太多了,弹指一瞬间,几十年过去了,生产队里事是那个年代的见证和缩影,勾起我满满的回忆。
八十年代的景象
八十年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年代,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年代,是一个改头换面的年代,是一个尝试摆脱各种思想束缚的年代。那个年代,没有有毒食品,没有各种添加剂,没有各种工业污染,没有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负担,没有贫富的巨大差距,人们的幸福指数普遍很高。
1、80年代的农村,刚刚通上电,没有玩具车,没有各种零食,没有游戏机,更没有电脑和手机,最好玩的游戏大都是就地取材、来源于生活的泥纸木、铁石布,如斗鸡、编花绳、石子、踢毽子、沙包都是自己做。那会连吃五分钱的冰棍,都是奢侈。
2、80年代的房子大多都是用草和瓦做的屋顶,医院也是比较小的,路上叫卖吆喝的,那个年代很少会用到钱,都是用票,粮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下洼村庄名字的由来(修改稿).docx
- 3、盱眙桑工家乘序.docx
- 4、凤阳盱眙桑氏族谱序.docx
- 5、解放前的下洼村庄面貌(修改稿).docx
- 7、我们家的老饭桌(修改稿).docx
- 10、光明村下洼小学的发展史.docx
- 12、记张百锷二三事.docx
- 14、汤策安之祖上.docx
- 15、古旧县的庙宇贤祠.docx
- 16、漫话津里古镇.docx
-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3篇.doc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优质公开课】精品PPT课件模板.pptx
- 二零二二年度德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试题及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班互动题.pdf
- 二零二二年度儿童保健学试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第十九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高一试题(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动物卫生监督题库(含答案).pdf
- 黑龙江省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x
- 二零二二年度法检书记员招考《公基》测试题库(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