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税收入门学习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税收入门

引言学习目的-掌握税收基本原理和我国现行税制的主要税种规定课程内容-税收基本原理(包括税收本质、税收原则、税收职能、税收负担、税制结构和税收类型)-我国现行税制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的制度规定

第一章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国家、财政和税收的起源剩余产品是税收产生的物质基础;国家是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国家不直接通过财产所有权支配社会产品或国家通过财产所有权获得的社会产品不足以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场合才有必要。税收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借财产权进行的分配而当国家具有制定法律并进行管理能力时,税收产生就有了现实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财政形式并不就是税收,而主要是“地租”、奴隶的劳动成果、战败国献贡品和掠夺性。国家政治权力和与分离、独立于国家之外、体现个体经济利益的生产资料私人或法人占有制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两大必要前提

第二节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税收的起源井田制度下的“助法”以征取劳役地租形式实现,包含税收的萌芽。鲁国“初税亩”制度,即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这是从传统的“助法”过渡到封建实物征税的开始,标志着典型意义上的税收的诞生。

二、中国古代皇权专制的小农经济社会的税收主体税制发展轨迹:大致沿着人头税、力役为主体──人头税和土地税并重──土地税为主体的轨迹发展负担情况:正税负担不轻、杂税繁多黄宗羲定律: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税收的后果或效应:轻徭薄赋迎来治世、苛捐重负导致乱世

例证1:秦王朝建立后,先是对较为富有的六国人们征收繁重的徭役,继而因造宫殿,修陵墓,筑长城,建驰道耗尽民力,田租口疫和盐铁之税也比以前大大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纳税人暴动”便在统帅“九百役夫”的陈胜,吴广的策动下爆发。与之相近,获得代秦资格的刘邦也曾因驱役反叛而成为另一起纳税人暴动的首领。例证2:明末农民大起义之所以在陕北首发,是因为西北地处要塞“重役之苦”。在连年灾荒的情况下,朝廷不仅不给以减税救灾,反而不断“加派”。而当时的主角李自成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纳税人:里役。一些赋役的研究者肯定地指出:“明后期的横征暴敛,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我国近代税收制度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税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各种新旧苛捐杂税并存,包括田赋、工商杂税、关税、厘金、土药税等,形成一套苛重扰民的税收制度。四、新中国建立后的税收制度我国的税收制度变动频繁,经过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的多次改革和调整。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改革为1994年,形成了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环节征收的税收体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解决。

五、我国现行税收概况(一)税收结构1、正税结构(人大立法和国务院发布条例征收的财政收入项目,包括以税名称征收的税收,以及社会保险费和排污费)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车辆购置税。所得税类: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费。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车船税、排污费。

2005年各类正税扣除出口退税以后的实际征收数额为36432.74亿元,占2005年全部政府收入的65.61%,占GDP的19.81%。如果不包括社会保险费和排污费,正税总额为28778.54亿元,占政府收入的比重为51.83%,占一般预算收入的90.93%,占GDP15.65%。注:政府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即通常意义的财政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包括社会保险基金和其它政府性基金)、债务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但不包括所谓制度外无法统计的政府收入以及采取坐收坐支办法的未列入基金预算管理的收入。就三大类税收的结构看,在正税总额中,流转税占51.62%、所得税(含社会保险费)占41.09%、财产税和目的行为税只占7.29%,反映出中国的税制结构为典型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特征

2、杂税情况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央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甚至更低层次的政府以基金、费、资金的名义征收大量的税收。这些收入没有列入预算管理,被当作预算外资金,甚至存入单位小金库。杂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所谓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到2006年列入基金预算管理的项目48项

文档评论(0)

xiaochuichu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