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2课六国论苏洵》2025年同步练习.pdfVIP

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2课六国论苏洵》2025年同步练习.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025············-····-····-·16-2·······2025

年同步练习卷(6)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节选)

[清]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

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

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

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

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

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

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

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

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

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

【注】

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

用也,可慨也夫。”

【注】刈: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B.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约:特指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抗秦,即“合纵”的盟约。

B.山东: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间不迟于战国,也有人考证春秋时期就有了。但多数人认为,“山东”一词伴随着秦国崛起而出

现。因为地处秦岭的华山是秦国和其他六国的天然屏障,秦国在华山之西,其他六国因此被称为“山东六国”,即华山之东的六

个国家。

C.苏秦、张仪:都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其中张仪首次创立了连横的外交政策,并游说其他六国入秦,苏秦出使赵国后提出了

合纵的策略。

D.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也比喻亲密友好,或同辈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桢的《六国论》也是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在承认二苏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B.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C.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D.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是首先排除对六国败亡的不正确解释,然后再阐明自己的看法,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阅

文档评论(0)

132****9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