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识点
我国的气候分布
我国疆域辽阔,自南向北主要分布着5种不同的气候,各种气候的特点分别为:
①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③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少雨,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较大;
⑤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燥寒冷,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的降水较多;
5种气候存在着三种分异现象:
①由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这主要是因为纬度不同;
②由东向西: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主要是因为海陆位置不同;
③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因为海拔较高。
图1我国的5种气候
河流的流向
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地势高低、海陆关系等。具体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地势的高低:河流从海拔高的地区,流向海拔低的地区;
②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
③海陆关系:河流从陆地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陆地;
在判断河流流向时,如果有等高线,则分为两种情况:
①多条等高线(有数值):等高线数值较高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下图左侧的支流);
②多条等高线(无数值)、或者只有一条等高线: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下图右侧的支流)。
图2河流流向的判断
例题
图3例题
答案:
①原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暴雨,河流上游的集水面积较大。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暴雨时河水暴涨,会淹没两岸农田和房屋。
②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修建水库拦洪蓄水,修建沿河防洪堤坝。
精讲精析:
(1)分析河流的水量。①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因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②与河流相交的等高线,等高线凸向河流上游。因此图中东北方为河流的上游,可以发现该条河流上游有两条分支,两条分支集水后,共同汇聚到河流下游。因此该河流降水补给较多,且上游集水较多,因此水量较大。
(2)分析洪灾的原因及措施。①居民点位于海拔较低的谷底,并且靠近河流,因此暴雨时容易被洪水淹没;②因此,可以将居民点迁向地势较高的地区,或者在居民点上游修建水库,拦洪蓄水,或者加固河流两岸的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总结
聚落的选址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我国气候的分布、河流流向的判断、聚落的选址等。其中聚落的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安全性:
①自然因素: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较好、自然资源丰富;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政策支持、科技水平先进、市场广阔;
③安全性:河流凸岸、河谷平坦的阶地、远离陡崖。
其中,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因此凸岸的土壤更加肥沃,并且不易被侵蚀,更加适宜建设村镇。
图4聚落的选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共享电动车三方协同共治体系研究.docx
-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废气排放方案比选研究.docx
- 石家庄市道路绿化树种筛选配置模式研究.docx
- 基于绿道控制区的市域绿道绿廊规划研究.docx
- 高度城市化地区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及改造模式研究.docx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道路意向建构.docx
-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策略研究.docx
- 市政公路隧道遮光棚地域特色风貌设计方法研究.docx
- 绿色环保型拌和站再生料处理方式研究.docx
- 零碳服务区建设技术路径探讨.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台湾省的地形、夏冬季风、垂直地带性).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二十四节气).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我国的山脉、植被分布、河流补给).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农业区位、光照资源、我国的气候).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巴西地形、巴西气候、工业区位).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水循环、欧洲的地形、5种交通运输方式).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农业区位、我国的气候、循环经济).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风力风向、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docx
-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背斜、向斜、行政区简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