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检测(三十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检测(三十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测(三十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正确。

2.(2018·江西百校联考)在清末有识之士的眼中,“夫外人之敢于圈割我土地,剥削我膏腴,监督我政权,刍狗我士庶者,以我无国民故也”,“且夫立国于地球之上者,无国民则亡,有国民则强”。这反映出()

A.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B.民族危机使民众普遍觉醒

C.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D.清廷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忧虑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危机的出现是因为我国民众没有国民意识,反映出近代国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

3.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这反映了()

A.近代中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近代中国工业兴起于南方

C.近代新兴力量南方多于北方

D.人们对西方事物的认识差异

解析:选D材料说明不同的群体,对待西方的技术有不同的认识,故D项正确。

4.(2018·蚌埠质检)洋务派人士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中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这表明文祥()

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

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

解析:选A根据材料“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义可采取”,表明文祥认识到英国议会的优点,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其精神内涵,故A项正确。

5.“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梁启超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主张循序渐进变法改革 B.反对完全照搬西学

C.主张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D.要求大力兴办学校

解析:选C梁启超强调培养新民的重要性,主张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故C项正确。

6.严复指出,这种“保商之政”,对于国家工商业的发展,“名曰保之,实则困之,虽有一时一家之获,而一国长久之利,所失滋多”,只有“翕然反之”,才能使“主客交利”。这说明严复()

A.反对国家保护自然经济

B.认为正常的中外贸易交流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利益

C.认为“保商之政”对于国家毫无作用

D.主张提高关税保护民族经济

解析:选B严复认为“保商之政”不利于工商业的长远发展,只有“翕然反之”,正常的中外贸易交流才能有利于一国的长久之利,故B项正确。

7.(2018·安阳一模)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

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不断对儒家思想进行调整,其目的就是力图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以挽救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

8.(2018·重庆联考)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的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

A.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 D.洋务运动的失败

解析:选B这一时期国人的认识才开始从学习器物向学习政治转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表明,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关注日本的发展经历,并不等于认同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洋务运动失败与《日本国志》被关注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9.吴虞在1916年致陈独秀的信中强调:“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者,势也。”这表明吴虞()

A.反对传统儒学 B.认为孔子阻碍了社会进步

C.主张尊重孔子 D.希望完全学习西方思想

解析:选A根据材料“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者,势也”表明吴虞认识到反对传统儒学是大势所趋,故A项正确;吴虞反对的是“坚执其学”,故B项错误;吴虞承认孔子是春秋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