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红外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校准规范
实验报告
规范起草小组
2024年12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红外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校准规范》中各参数校准方法的可行性,核查指标是否能够完全覆盖校准规范中的规定,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
实验地点及时间
实验地点: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8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所成像与显示室
实验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环境条件
实验室环境条件
测量开始时
测量结束时
温度/℃:
(22.5±1)
(22.6±1)
相对湿度(%):
(46±1)
(45.9±1)
其他特殊条件:
光学暗室
光学暗室
样品状况:
正常
正常
校准设备
表1校准设备表
校准使用的标准器
名称/型号
编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校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常温黑体辐射标准装置
INFRA
(20~250)℃
UL=0.92%(k=2);
UE=1.9%(k=2);
Uε=(2~5)%(k=2);
UM=0.92%(k=2);
UT=0.8K(k=2)
[2002]国量标计证字第209号
2027-10-13
校准人
徐英莹
被校样品信息
名称
型号
编号
生产厂商
红外热像仪
FAST-IRV300
TEL-6082
Telops
校准方法及结果
噪声等效温差NETD
校准方法:
将红外摄像机放置在操作平台上,将黑体放置在距离红外摄像机大于300mm的位置,保证黑体覆盖红外摄像机的整个视场;
将黑体温度设为红外摄像机测量范围的中间温度点,获取一段时间(一般为1s)的热像图,热像图尺寸为K×L;画面的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
P
Pi是i帧画面的平均值;
Pix,y是第i帧画面像素(x,y)的灰度值;
噪声灰度的均方根的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N=
其中n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热像图的数量
设置黑体温度为红外摄像机测量范围的中间温度点,调节黑体温差(通常为2℃),使目标至少占视场的10%,测量信号和噪声电压;
根据公式(3)计算NETD。
?
ΔT为设定温度差(通常为2℃),若热成像输出处于饱和状态,则可以降低ΔT;
S为信号的灰度值;
N为噪声灰度的均方根值。
校准结果:
信号灰度值S与噪声灰度值的均方根N:
信号灰度值S
噪声灰度值的均方根N
NETD(K)
90.0361
4.48710
0.04983
90.3375
4.33497
0.04799
89.7927
4.32475
0.04816
89.9018
4.33786
0.04825
90.0483
4.40978
0.04897
设定温度差ΔT=1℃
噪声等效温差NETD、?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采用黑体辐射源标准器和刀口靶校准红外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NETD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1测量方法
按照本校准规范的要求和步骤,用黑体辐射源和刀口靶标准器校准红外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NETD进行校准。
2测量模型
NETD的校准公式为:
?
ΔT为设定温度差(通常为2℃);
S为信号的灰度值;
N为噪声灰度的均方根值。
3影响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
校准装置测量信号灰度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校准装置测量噪声灰度的均方根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测量装置中黑体温度不稳定及非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3;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
4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值见表1
表1红外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的不确定度分量表
序号
不确定度来源
类别
数值
分布
k
u
1
校准装置测量信号灰度值不准
B类
0.002℃
正态
2
S
2
测量噪声灰度均方根值不准
B类
0.010℃
正态
2
N
3
黑体温度不稳及非均匀性
B类
0.006℃
正态
2
1
4
测量重复性
A类
0.003℃
正态
2
1
由于各分量不相关,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0125℃
在置信水平95%情况下,取k=2,NETD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
=0.025℃
实验结论
本实验严格按照校准规范中的校准方法执行,未出现有分歧性或模糊性的操作,具有可操作性;实验数据可靠。因此,本实验很好地验证了校准规范的可操作性和参数指标的合理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开源节流--企业永续发展的瑰宝.docx
- 成球机系统改造方案.docx
-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指南.docx
- 临床应用柔性整脊与平衡疼痛疗法治疗帕金森的疗效观察.docx
- 3.16常见病之癃闭(小便不利)董老师.docx
- 202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流动式起重机Q2).docx
- 16笔记-第15课 乳腺结节的综合调理.docx
- 7笔记-第6课 肝系统病症和临床及应用.docx
- 15笔记-第14课 中风后遗症的综合调理.docx
- 14笔记-第13课 糖尿病调理思路.docx
-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 全国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控制系统中的干扰》教学设计.docx
- 1.4.1平行线的判定 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docx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二框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
- 2025检测公司安全月活动方案.pptx
- 徐州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初步设计.docx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1 ATP习题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16 有趣的发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docx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 (苏教版)第四单元 第三节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和反馈(第三课时)教学实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