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非厄米量子系统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其在光学领域对应的研究系统之一就
是非厄米光子晶体。在本文中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
三个方面。首先,我们在一维空时(PT)对称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层后发现了缺陷模
的存在,其具体表现为在光子带隙内产生了共振,这些共振可以用我们的适用于
PT对称结构的广义时间耦合模理论有效地解释。该理论的正确性是由传递矩阵方法
获得的关于共振的散射系数和我们的PT对称时间反演耦合模理论得到的结果表现
出显著的一致性来证明的,这为我们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其
次,与传统光子晶体中通常观察到的共振相比,引入缺陷后的非厄米光子晶体共振
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的最大值可以超过1,甚至在奇异点上达到无穷。再与传统的具
有缺陷层的一维厄米光子晶体相比,其缺陷模的散射特性和色散关系也表现出不同
的特性。在一维PT对称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后,我们通过调整非厄米度或其他模
型参数,可以降低广义衰变率的模量,从而增强集中在缺陷层内的电场。这是由于
一维PT对称光子晶体独特的能带结构引起的,它与传统的一维厄米光子晶体有很
大不同。最后,可以通过引入多个缺陷层来研究非厄米光子晶体的多个共振之间的
相互作用,我们发现当一维PT对称光子晶体中两个缺陷层的间距较大时,两个缺
陷层各自的局域场没有发生重叠,两者没有产生耦合且产生了能级简并。当光子晶
体中两个缺陷层相隔比较近的时候,因为这两个缺陷模的电磁场发生了部分重叠,
局域场之间产生耦合且产生了能级分裂。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后的能级并
不与缺陷态对应,这是因为受到了局域场相互耦合的影响。随着缺陷层间距的逐渐
减小,分裂的能级间距会逐渐增大,这是因为缺陷层的间距越小,两个缺陷层各自
的局域场相互间的耦合越强烈。我们的研究不仅为有缺陷的非厄米系统中的共振现
象提供了见解,而且有助于设计相关的光学共振装置。
关键词:光子晶体;PT对称;广义时间耦合模理论;缺陷态
I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光子晶体2
1.2.1介绍2
1.2.2光子晶体的制备3
1.2.3光子晶体的应用4
1.3本章总结8
2相关理论11
2.1PT对称11
2.2广义时间耦合模理论及PT对称广义时间耦合模理论12
2.3一维光子晶体中的缺陷15
2.4传递矩阵法23
2.5本章总结27
3用时间耦合模理论解释含缺陷的一维PT对称光子晶体中的共振29
3.1具有单层缺陷的一维PT对称光子晶体29
3.2一维PT对称的光子晶体单层缺陷的色散关系和场的分布33
3.3一维PT对称光子晶体中的多层缺陷37
3.4本章总结39
4总结和展望41
4.1总结41
4.2展望42
参考文献4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7
致谢59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1
承诺书63
Contents
ChineseAbstractI
AbstractII
Chapter1Introduction1
1.1Research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1
1.2Photoniccrystal2
1.2.1Introduction2
1.2.2Preparationofphotoniccrystals3
1.2.3Theapplicationofphotoniccrys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读心的具身模拟论研究.pdf
- 多功能分子表面修饰制备高效倒置钙钛矿太阳电池.pdf
- 多孔地聚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pdf
- 多行为融合表示的推荐技术研究与应用.pdf
- 樊城堆文化研究.pdf
- 飞蝗保幼激素酯酶的鉴定和功能研究.pdf
- 非齐次耦合Schr_dinger系统的规范解.pdf
- 汾酒酒糟醇提物抗结肠癌及其分子机制研究.pdf
- 钢琴作品《壮乡组曲》的民族化特征和艺术价值.pdf
- 高信噪比花菁染料的合成及生物成像.pdf
- 弘仁山水画研究与《古陶胜境》创作实践.pdf
- 基于Transformer和多注意力机制的CT图像稀疏重建方法研究.pdf
- 基于Z-number的不确定区间犹豫模糊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pdf
- 基于肠-脑轴TLR4_NLRP3通路的逍遥散与帕罗西汀联用抗抑郁作用研究.pdf
- 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研究.pdf
- 基于稠密类激活图的弱监督语义分割研究.pdf
- 基于大鼠海马代谢组学和生物网络分析阐释有氧运动抗抑郁作用机制.pdf
- 基于分解与误差校正的TCN-LSTM-Attention碳价预测.pdf
- 基于机器学习的华北城市群PM2.5浓度时空格局及预测研究.pdf
- 基于芦丁的染发剂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