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过关训练6怜悯是人的天性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的感情中去寻找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也不愿意做恶事的原因。

(2)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他的自爱心。

(3)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了。

(4)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A.熏陶克制混为一谈顺风转舵

B.熏染抑制相提并论顺风吹火

C.熏陶抑制混为一谈顺风吹火

D.熏染克制相提并论顺风转舵

2.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因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B.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

C.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已不得不承认人不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

D.这个人如果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文学创作中,①,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比如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②,这一点前人早有注意。宋人戴复古诗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在这里,戴复古把自己所处的南宋时代与唐代对比,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杜甫、陈子昂之所以成为“秋鹤”,不仅在于他们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而戴复古所处的南宋时期,有才华的人虽然很多,③,于是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答:

二、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曼德维尔否认人类有这种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的确,人们所说的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无非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的持久的怜悯之心而已,因为我们希望某一个人不受苦,不是希望他幸福,又是希望他什么呢?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在野蛮人心中不明显,但甚强烈;而在文明人心中虽较明显,但很微弱)。这种说法,除了更加有力地证明我的论点符合真理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即使有人明目张胆地在哲学家的窗前掐另一个人的脖子,他也能若无其事地用手捂着他的耳朵,稍加思索之后,便不让他心中激动的天性使他对那个被杀害的人表示同情。野蛮人绝没有这么高超的本领;由于他缺乏智慧和理智,因此,他总是一往无前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在社会动荡不安时,在街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却往往避而远之;把打斗的双方拉开,挺身出来阻止诚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曼德维尔和卢梭都认识到怜悯心的重要性,但曼德维尔对于社会美德和怜悯之心的关系认识存在不足。

B.作者认为怜悯心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这种情感在野蛮人心中更为强烈。

C.在街头争吵中,来阻止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因为他们理智介入较少,且有着更多的天然的同情心。

D.作者连用三个反问句,语气强烈,强调了怜悯的品性对人的美德的影响,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入反思。

5.作者认为“怜悯”的品性与社会美德有何关系?结合文本具体阐发。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