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儿童视角下装置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实践探索
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卓卓2022年新课标准要求美术课程注重“创意实践”领域的学习。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全面加强美育精神要求,树立起“大美育”观念,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具有儿童友好特点的美育创新路径。因此,学校结合儿童友好理念,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开发美育课程《儿童友好校园装置艺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作品主题、研究作品材料、动手创造、合作沟通、展示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发现美、享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
《儿童友好校园装置艺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看见美好、发现美好、展示美好。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为:1.人文生活。通过征集作品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文、美术现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2.实践创新。通过独立的个人创造,鼓励学生创意表达,学习设计思维和方法,拓展想象空间,提高动手能力,体验创造乐趣。3.团队合作。通过作品的集体创作,鼓励学生与同伴、家长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链接关系。
二、课程实践
1.方向引领:成立教学工作室。2019年,成立练辉兴装置艺术教学与设计工作室。工作室带领美术教师团队,组织学生以各种废弃物品或物品的二次再利用形式,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发现、沟通与制作,达到装置艺术作品在校园乃至家庭、社区的推广与展示。
2.实施阵地:依托美育拓展活动。学校在原有美术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开设社团活动,结合装置艺术作品的特点,学习材料的认识、材料的发掘、材料的利用等,并根据展示场所的特点,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与熟悉装置艺术作品的展示效果。
3.面向人人:全过程体现儿童参与。从海报倡议开启新一轮装置艺术起,定主题(收集学生想法、意见)——定材料(全校收集二次利用物品)——定内容(学生提炼关键字、词)——定学生(参与人数、年龄段)——制作方式(学生参与创作与制作)——呈现方式(学生参与黏贴、组合等)——展示效果(学生反馈评价),各环节充分以学生为本。
4.展示活动:艺术美化校园环境。根据学校的场所、场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进行反复创作的墙面与空间,对学生进行实地的模拟创作,让学生及时获得创作装置艺术的灵感与思路,并在动手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材料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了解到装置艺术的展示特点,美化校园环境,体现课程育人和环境育人功能。
三、课程成效
1.开发校园装置艺术课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审美角度,不断开发、创新、设计符合小学阶段的艺术作品,让每件美术作品与学生们产生共鸣,可参与、可触摸的艺术作品特性,已经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时间标志。
2.丰富学生艺术创作体验。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与学校、家庭相关联,老师与学生会把想法与思路带回家庭,用艺术的方式美化与表现生活,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与表现载体,让艺术简单化,让生活艺术化。
3.促进师生艺术素养提升。学校每年的固定时间均需进行作品的更换更新,已然成为全校师生约定俗成的艺术活动,且跨越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空间,有了几年时间的积淀与深度的合作经验,师生们对作品的表达更具灵活度,艺术素养得以提升。
4.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布局定期更换的装置艺术,体现着学校的整体风格和办学理念,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景观功能内涵与文化内涵融合一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教师的愉悦工作有着巨大影响。
四、课程成果展示
1.校园装置艺术作品一:“开门迎福”。以“迎新年”为主题,设计春节贴“福”。学生利用闲置或不用的学习文具与小玩具,采用组合、排列等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中间呈现大大的“福字,四周用学习文具与小玩具组成装饰纹样,烘托出新年气氛。
2.校园装置艺术作品二:“鱼你所愿”。这副作品联动了友好姊妹校上百名师生共同完成,用丙烯颜料进行鱼的创作,不限“鱼”的大小、多少、方向、色彩,充分尊重儿童表达意愿。整件作品如同一个大灯笼,在磨砂胶片的透光下更显色彩斑斓。
3.校园装置艺术作品三:“举手之劳”。学校强调劳动教育,向同学们征集对于劳动的理解,最终共同选出“举手之劳”主题。材料选取的是“废弃的洗涤用品瓶”,蕴含环保教育的同时,还鼓励学生用黏土制作的人物劳动情景、家庭环境、亲子活动等,用于作品细节呈现,增加作品的细致化,营造小空间、大世界的视觉,同时配上灯光效果,加强作品在夜晚时的可观赏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I+教育”的挑战与对策.docx
- “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在试点园建设的有效途径.docx
- “双减”政策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作业设计实践研究.docx
- “一核两环三全”推动班级德育生态化.docx
- PBL视域下苏轼词文地方书写的跨学科探究.docx
- 城市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策略的优化研究.docx
- 初三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探究.docx
- 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docx
- 地方革命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docx
- 地域民俗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教研模式的探索.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