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5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
应用能力》题(内蒙古/甘肃/宁夏/浙江)
(网友回忆版)及参考答案
材料一
关于地表水的来源,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彗星或陨石撞击地球时带来的,也有科学家认为是
从早期地球的内部慢慢渗透出来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3倍于地表
海洋总水量的“隐形海洋”,这也为后一种可能的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近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称,地球内部可能
存在着一个3倍于地表海洋总水量的“隐形海洋”。这一“隐形海洋”位于地球内部410~660
公里深处的上下地幔过渡带,其形态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液态、气态和固态,而是以水分子
的形式存在于一种名为林伍德的蓝色岩石中。
林伍德石是一种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介于525~660公里间的地幔)产生的矿物,能将水合
物包含于其结构中。1969年,这种矿石首次在Temham陨石中被发现,且被认为很有可
能大量存在于地球地幔中。
“我想我们最终找到了整个地球水循环的证据,这或许有助于解释地球地表大量液态水的
存在。”在西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史蒂文·雅各布森看来,他们的发现提供了地表水来源的
一个合理解释。
地下有“水”的猜想
据报道,研究人员利用遍布美国的2000多个地震仪分析了500多次地震的地震波,这些
地震波会穿透包括地核在内的地球内部,研究人员据此分析地震波穿透的是什么类型的岩
石。由于水的存在,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会降低。结果表明,在美国地下660公里深处,岩
石发生部分熔融,且从地震波传播速度减缓来看,这是可能有水存在的信号。
美国的研究人员还在实验室中合成上下地幔过渡带中存在的林伍德石,当模拟地下660公
里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时,林伍德石发生部分熔融,就像“出汗”一样释放出水分子。
“上述研究推论的逻辑是,如果地下有水的形式存在——哪怕只有很少一部分,就会降低
部分物质的熔点,它们在地幔过渡带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产生部分熔融。溶液中的波速要比
固体矿物中的波速低很多,加上水的存在,所以能够显著降低地震波的流速。当观测到这
种情况,首先就会推测是不是有部分熔融的发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张研
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研究结论是一项逻辑上比较合理的推断。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地震波穿过地下660公里深处,恰好经过发生部分熔融的林伍德石,
那么地震波传播速度降低的现象就容易理解了——由此也能够推测;正是由于水的存在,
导致了林伍德石的部分熔融。
难以定论有“海洋”
然而,尽管此推论在逻辑上能够讲得通,但以这种“从现象分析物质成分”的方式得出的结
论是否成立,还难以定论。
同样来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林研究员认为,美国科学家用地下有水的可能性
去解释地震波传播速度减缓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结论还不宜“外延太多”,毕竟局部的现
象不能代表整个地幔过渡带圈层均如此。
“地球物理的很多问题是有多解性的。”林研究员认为,地震仪测到的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也许有别的解释,他举例说,俯冲板块(通常情况下是指由洋壳组成的大洋板块)相对于
地幔是一个“冷而干硬”的东西。它到底能冲到多深?有人认为它穿过了地幔过渡带,有人
认为它停留在过渡带上面,“如果它穿过了过渡带,由于洋壳中有很多含水矿物,那么林
伍德石含水就可能是一个局部的特例。”
究竟是不是特例?判断依据是什么?林研究员与他的博士生曾经在开展极陨石冲击变质研
究中,发现了大量林伍德石。通过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林伍德石颗粒的Fa值(FeO的
摩尔占比)与拉曼谱峰(可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有很好的线性相关,从而建立了两者之
间的关系式,进而得到利用拉曼光谱测定林伍德石化学成分的新方法。
美国某学刊中有研究曾利用拉曼光谱的方法测出林伍德石FeO的摩尔含量在25%左右,
林研究员认为,这意味着该项研究的林伍德石中铁橄榄石占25%左右,这比地幔中的平
均高出8%左右。“这就给了一个信号,这个林伍德石代表性不强。”
“地震波速变化是不是一定因为水,即使是因为水,是不是全球性的,我认为都值得继续
研究。”林研究员总结说。
地球物理学与比较行星学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科学家对林伍德石的猜想始于地幔过渡带,而对其着手研究则始于
来自陨石中的此类矿石,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张研究员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原来,限于人们难以获得地下如此深度的矿石样本,对于地
球深部结构和成分的研究,科学家们选择了一种间接的途径——比较行星学。
通俗地说,比较行星学是通过比较行星间特质的差异性来研究行星的学问。地球作为太阳
系中的一颗行星,对其他类地行星物质成分的研究,可以为地球内部的物理构成提供借鉴。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行星星际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探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18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19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1年5月22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3年8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网友回忆版)题及答案.docx
- 代几综合之三角形存在性(一).pdf
- 2021-2023年江苏省初中数学中考命题规律分析.pdf
- 2021-2023年天津市初中数学命题规律分析.pdf
- 地理信息科学_第三次农业普查影像数字化项目.pdf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实验.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小说阅读理解提高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2(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 特殊句型(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