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2地貌的观察
1、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按规模大小分类:
①大规模的地貌类型: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
②小规模的地貌类型:山岭、河谷、山丘、洼地等。
③微规模的地貌:山峰、河岸、陡崖等。
(2)地貌观察的顺序:
①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②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③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⑤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补充:1.五种常见的地貌类型
地形名称
海拔范围
等高线特征
平原
海拔在200m以下
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
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m
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
等高线较密集
高原
海拔较高(500m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2.常见地形部位及等高线判读
等高线图(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景观图
缓
坡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
陡
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
山
脊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高
山
谷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中部海拔较两侧低
鞍
部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陡
崖
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2.地貌观察的内容
(1)地貌观察的内容:
①高度和坡度、坡向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②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③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2)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①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绝对高度是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例如,甲点绝对高度为1500米;乙点绝对高度为500米。
②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例如,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3)坡: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①坡度:
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坡度对水文特征的影响表现在坡度大、流速快,从而冲刷能力强,这又导致坡度大的坡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我国规定坡度大于25°的坡地不能耕种。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巨大,影响农业耕作以及交通建设等。
坡度对铁路线的影响大于公路线。受机车牵引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人’字形铁路”学名叫“‘之’字形展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区,为了克服高差或对超过道路设计所能允许的坡度,有意展长线路,降低线路的坡度,以适应地貌,这样的路段称为“展线”。(了解)
②坡向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4)综合观察地貌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思路
①地势特征:海拔;地势高低;地面起伏
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主要地形的分布(分布位置、延伸方向);典型的地貌形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