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自然科学文明.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自然科学萌芽于古代。人类历史已有300多万年,原始人类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石器,因此称为石器时代。其中99%以上的时期是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直到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才进入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说,1万年前人类才有了第一个发明——弓箭,这种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出现了猎物剩余,也才有了家畜的驯养,人类才由狩猎生活进入畜牧生活。也是在1万年前,人类有了一个更伟大的发明——钻木取火,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熟食、取暖、防卫、照明,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也使人类彻底地从动物中分离出来。1万年前人类还发明了制陶技术,这是人类制造的第一种非自然产物;大约6500年前,人类发明了高温冶炼技术,从此,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大约4000年前,人类发明了炼铁技术,从此,人类进入了金属时代。制造金属农具,是人类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自此,人类结束了1万多年迁徙不定的畜牧生活,进入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以金属农具为代表的整套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浪潮”,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此人类文明才得以大踏步前进。

(一)中国古代自然科学

中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相当多的领域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达两千多年之久。除了大家耳濡目染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以及制瓷技术、丝织技术外,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农学、中医药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天文学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其成就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我国古代在恒星、行星和异常天象等方面积累了世界上最丰富、最完整的天象资料。《尚书·胤征》中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这是世界上关于日食的最古老记录。公元前43年,《汉书·五行志》记载了“日黑居仄,大如弹丸”的现象,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最早的记载,早于欧洲八百多年。自春秋至清初,我国有日食记录约1000次、月食记录约900次、新星和超新星记录60多颗、极光记录300多次。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也独具特色。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78—139年)制作了演示实际天象的浑天仪、预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宋代天文学家苏颂(1020—1101年)设计建造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计时和表演功能于一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元代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年)制造的简仪和高表等天文仪器既准确又精致。我国历法的精密度也一直名列世界前茅。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而南北朝的祖冲之在制定《大明历》时,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经他推算出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148日,与今日推算值只差46秒。

我国古代也曾提出过“盖天说”和“浑天说”等宇宙结构理论,对后来的天文观测和天文仪器的制作影响较大。

2.农学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近万年的农业生产中,中国先民在广袤的土地上,成功地培育出多种作物和畜禽,创造出独特的耕作技术,创制了各种生产农具,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核心的农耕传统,为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古代农学著作众多,为世界之冠,约有370多种。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的《吕氏春秋》,该书主要论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因时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充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论上有重要价值。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著作。全书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农作物栽培育种、果树林木育苗嫁接、家畜饲养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书中所载的农学和生物学知识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达一千多年。此外,南宋陈蒡(1076—1156年)的《农书》、元代王祯(1271—1368年)的《农书》和明代徐光启(1562—1633年)的《农政全书》等也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著作。

3.中医药学

公元前168年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医学类著作,但均无标题。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最重要的医学著作。该书总结了先秦医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思想,形成了一套脏腑和经络学说,成为影响我国古代医学的传统特色的一部医学典籍。东汉张仲景(150—219年)的《伤寒杂病论》把《黄帝内经》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加具体、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了“辨证施治”的临床医学理论基础。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有365种药物。中药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明朝李时珍(1518—1593年)所著的《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分16部、62类,190万字,共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个,配有插图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