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族小调的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汉族小调的简介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下面学习啦我为您简要介绍一下汉族小调。

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小调流传面广,普及城市、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殊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玩耍、自然风光、生活学问、民间故事等。绝大部分小调的内容是健康的,有力地揭示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如《长工苦》、《月儿弯弯照九洲》等;少数流行在青楼妓院、茶馆酒肆的小调沾染了腐朽的、不健康的意识和情调,束属民歌中之糟粕。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汉族小调的种类

小调的数量多,流传面广,传唱中的状况较冗杂,至今缺乏统一认同的分类法。宋大能著《民间歌曲概论》中主要按内容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江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中主要按音乐特征将小调分为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哭调、叫卖调、吟诗调)、谣曲、时调、舞歌四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依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将小调分为三类:由明清俗曲演化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

1、由明清俗曲演化而来的小调

此类小调历史悠久,流传面广,经过较大程度的艺术加工,较为定型。同一曲调的变体较多,有的为曲艺、戏曲和民族乐器吸收,演化成特定的曲牌。

(1)孟姜女调

此类小调遍布中国城乡,擅长表现哀怨之情,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的四句体单乐段,每句落音分别为商、徵、羽、徵。常见的变体民歌有南方《月儿弯弯照九州》、《哭七七》、《梳妆台》等;北方有《十杯酒》、《摇篮曲》等;曲艺中有[四川清音]的《长城调》、[苏州评弹]中的《十二月花名》、[湖南丝弦]的《四平调》等。江苏的《孟姜女》,曲调以级进与环绕进行为主,婉转柔美,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词源于南宋建炎年间江南民歌《月子弯弯照几州》,歌词历经千年年,因其内涵的深刻为人民所认同;作为《孟姜女调》的变体后,更成为旧时代街头卖唱艺人的生活写照,凄婉的歌声催人泪下。《摇篮曲》也是《孟姜女调》的变体,该曲流传在东北,本已带有东北音乐的刚健色彩,配上新词后,更成为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歌曲。

(2)鲜花调

此类小调历史上见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编的《缀白裘》中记录的三段歌词(无谱),道光十七年贮香老人编的《小慧集》中附有萧卿老人用工尺谱记的曲调,自清至今流传面广,变体较多。其曲调抒情柔美,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它的曲体结构较特别,前半部分为两个呼应性乐句,第一句是一对重复的短句,停在徵音上,第二句停在宫音,都是四小节;后半部分第三和第四句紧密接成一个尾部带拖腔的八小节,终止在徵音,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变体中常见的是《茉莉花》(在[四川清音]中仍称《鲜花调》)。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1985~1929年)曾在歌剧《图兰多》中采纳《鲜花调》作为音乐素材。

河北南皮的《茉莉花》几乎将原《鲜花调》结构扩充了一倍,前半部分为16小节,后半部分为14小节,尾部拖腔长达6小节;速度放慢,语气衬词的运用,唱歌中的顿音与下滑音等均增添了北方小调的表达风格。

(3)绣荷包调

荷包是古代中国男女定情的礼物,为丈夫、情人绣制荷包是古代妇女爱情生活的一部分,以绣荷包为题材的民歌因此普及全国各地,曲调很丰富。山西民歌《绣荷包》为五声商调式,两个乐句的单乐段,词格为第一句10字;旋律是四度跳进与级进的组合,刚健中见柔软细腻。陕西《绣金匾》则是在流传到陕西渭南的《绣荷包》上填上新词,词格改变,乐段结构不变,调式则变为附加清角音的六声商调式。

(4)剪靛花调

此类小调原为明末清初流行在北方的俗曲,流传面极广,变体也多,又名[剪剪花]、[剪甸花]等,擅长表现活泼、温柔或欢快的心情。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宫调式,五句体单乐段四个乐句之后加衬句重复末句的扩充乐段,各句落音是宫、徵、徵、宫、宫。其变体常见的有北方《放风筝》、《小看戏》、《丢戒指》等;南方有《码头调》等,[四川清音]中称为《小剪剪花》。河北的《放风筝》为三句歌词,第一句歌词分为前四后三加上衬词作为前两个乐句,哪依呀呼咳呼咳衬词的运用和跳动的旋律,活跃了全曲,清爽活泼。《姑苏风光》中的[码头调]保存了同样的结构、落音与调式,运用不同衬腔,旋律多用级进

文档评论(0)

189****02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