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pdf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晨读晚记

记知识纲要必背要点

1.《青年杂志》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大

_动摇了封建正统

1尊孔复古逆流1一1四提倡四反对•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一思想的绑治地位

1ti2.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

前期内容—>丽

1兴起背景1一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后期内容

!1__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1-1宣传社会主义1--1中共诞生|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z要点整合夯墓再本栏目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整合知识,梳理主干,夯基固本

知识清单

学问点一《新青年》的诞生

1.起先: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②青年杂志》(从其次卷起改名《新青年》),

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活动基地:北大,实行“③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的发展。

4.主要阵地:《新青年》。

学问点二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1)提倡④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认为旧道德本质是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有人甚至

提出“⑤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⑥文学改良刍议》,主见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陈独秀发表《⑦文学革命论》,主见建设簇新、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

起先。

c.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⑧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

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意义

(1)冲击了⑨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学问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⑩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创建了有利条件。

轻巧识记

新文化运动的五个“新”特点

一、领导力气新:其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二、经济基础新:其经济基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指导思想新:前期是西方民主、科学;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四、主要内容新:前期以宣扬民主与科学为核心;后期以宣扬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五、运动结果新: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学问点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新文化运动开展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起先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成功》和《布尔什维主

义的成功》等文章,领先举起⑪社会主义旗帜。

3.进一步传播

(1)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概况

a.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探讨专号》。其中,《⑫M的马克思主义观》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