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武帝——高祖武皇帝讳裕》《栾城集——宋武既诛桓氏》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十二年)八月丁巳,率大众发京师。尚书右仆射刘穆之为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总摄内外。
先是,遣冠军将军檀道济、龙骧将军王镇恶步向许、洛,羌缘道屯守,皆望风降服。伪兖州刺史韦华先据仓垣,亦率众归顺。公又遣北兖刺史王仲德先以水军入河。仲德破索虏于东郡凉城,进平滑台。十月,众军至洛阳,围金。泓弟伪平南将军洸请降,送于京师,修复晋五陵,置守卫。
十三年正月,公以舟师进讨,留彭城公义隆镇彭城。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次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入河。索虏步骑十万,营据河津。公命诸军济河击破之。公至洛阳。七月,至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于蓝田。王镇恶克长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长安。长安丰全,帑藏盈积。公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献于京师;其余珍宝珠玉,以班赐将帅。执送姚泓,斩于建康市。谒汉高帝陵,大会文武于未央殿。
十一月,前将军刘穆之卒,以左司马徐美之代掌留任。大事昔所决于穆之者,羡之皆悉以谘。公欲息驾长安,经略赵、魏,会穆之卒,乃归。十二月子,发自长安,以阳公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腹心将佐以辅之。闰月,公自洛入河,开汴渠以归。
(节选自《宋书·本纪第二·武帝》)
材料二:
宋武既诛桓氏,收遗晋而封植之。又克谯纵,执慕容超,逐卢循,擒姚,立四大功,天下莫能抗。然其志不在桓、文,而在九锡,亦已卑矣。方帝之克长安也,中原震恐,元魏虽姚氏之昏姻,而不敢救,羌、氐虽关中之唇齿,而不敢争。此其智力有余,足以有为之时也。若能因其兵势,据秦、陇之形胜,引吴、越之饶富,以经略中夏,成曹公河朔之势,则王伯之功可冀,顾所以用之何如耳。然其兵未入秦,而使傅亮南走建业,发九锡之议。刘穆之死,南方无复可托,虽已入秦,而无留秦之意,举千里之地,付一子而去。赫连勃勃乘之兵将死者过半狼狈而反仅乃得脱。以帝之明,非不知诸将之不足以保秦,而志有所在,不暇他虑矣。悲夫!以目前之利,而弃百世之功,有曹公削平之业,而俯从司马父子攘窃之陋,此君子之所追恨也。
(节选自苏辙《栾城集》)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赫连勃勃A乘之B兵将C死者过半D狼狈E而反F仅G乃得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临时驻扎和住宿,与《兰亭集序》“列坐其次”的“次”意思不相同。
B.昏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与《鸿门宴》“约为婚姻”的“婚姻”意思相同。
C.以,介词,凭借,依据,与《项脊轩志》“能以足音辨人”的“以”意义用法相同。
D.陋,鄙陋的行为,与《石钟山记》“而笑李渤之陋也”的“陋”字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北伐时,让刘穆之留在京城建康总管朝廷内外事务。苏辙认为刘穆之是刘裕在南方唯一可以托付大事的心腹重臣。
B.刘裕的军队先后收复许昌、洛阳、长安等地,消灭羌族政权后秦,俘虏了后秦皇帝姚泓。苏辙认为俘虏姚泓是刘裕平生四大功勋之一。
C.攻克长安后,刘裕把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演示天象的浑天仪、测量日影土地的土圭等,献给晋帝,然后派人向朝廷提出关于九锡的要求。
D.刘裕本来打算驻扎在长安,攻打赵魏之地。苏辙也认为刘裕应该占据关中险要之地,利用吴越之地的财富,经营好中原地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事昔所决于穆之者,羡之皆悉以谘。
(2)成曹公河朔之势,则王伯之功可冀,顾所以用之何如耳。
14.刘裕为什么没有驻守长安,继续北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原因。
参考答案:
【10题详解】选BDF。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赫连勃勃趁机(进攻),(宋武帝的)士兵将领死去大半,(他)狼狈地返回,才勉强得以逃脱。
“赫连勃勃乘之”主谓宾结构,“赫连勃勃”为主语,“乘”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句子结构完整,B处断开;
“兵将死者过半”主语是“兵将死者”,后句是省略了主语“他”,D处断开;
“狼狈”修饰“反”,F处断开。
【11题详解】选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冠军将军檀道济等人驻军潼关。
旁边、水边。句意:依次排列在曲水旁边。
B.正确。句意:北魏虽然和姚氏有姻亲关系。/结为儿女亲家。
C.“意义用法相同”错误。连词,来。句意:来经营治理中原地区。
介词,凭借。句意:凭借脚步声就能分辨出是谁。
D.正确。句意:却屈从于像司马氏父子那样窃取政权的鄙陋行径。
浅陋。句意:因而嘲笑李渤的浅陋。
【12题详解】选C。本题考查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宿云门寺阁》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晁以道雪雁图》《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一)》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田家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途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望江南》《汉宫春立春日》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望江南》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夏日小斋杂兴》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项羽》《乌江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谢亭送别》《赠河东虞押衙二首(其一)》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冶城》含答案.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名校卷】.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aoe》研学实践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认证 .ppt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巩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