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3课时)(导学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答案).docx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3课时)(导学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时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中的资源,认识海水制盐的原理。

2.了解粗盐提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过滤、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形成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实现物质分离的思路与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学习过程

【课前活动】

1.知识回顾:过滤所用的实验仪器及操作注意事项。

【答案】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滤纸)。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海洋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答案】略。

【课堂探究】

任务一:观看实验视频,阅读教材P56-57,总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溶解: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托盘天平、称量纸、药匙、烧杯、玻璃棒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_________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并称量剩下的粗盐,记录所溶解粗盐的质量

2.过滤:使固液分离,除去难溶性杂质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如图所示,过滤步骤1中所得液体。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和滤液的颜色。

3.蒸发:利用________的方法分离溶质和溶剂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过程中,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__________。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3)实验结束后,应用_______移动蒸发皿,一定不能用手直接拿,以免烫伤。

4.计算产率

托盘天平、称量纸、玻璃棒

用_____________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粗盐的产率=×100%。

【答案】1.溶解性、玻璃棒;3.结晶、玻璃棒、停止加热、坩埚钳;4.玻璃棒。

任务二:交流讨论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有哪些作用?

2.除去粗盐中泥沙是利用氯化钠和泥沙的什么不同?

3.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4.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

【答案】1.①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②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

③蒸发中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受热;④计算产率中的作用是转移固体。

2.溶解性不同,氯化钠易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

3.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降低溶液温度不易得出氯化钠固体。

4.不是,精盐中还含有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

【课堂练习】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均用到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酒精灯

C.??漏斗 D.??试管

【答案】A

【解析】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用到玻璃棒、烧杯;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用到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坩埚钳和酒精灯等;故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选A。

2.通过晾晒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往往含有不溶或难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动手进行了粗盐的提纯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B.粗盐提纯的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③④

C.操作③的名称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操作③中蒸发皿的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

【答案】D

【解析】A、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防止液体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步骤为先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通过加水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最后称取所得精盐的质量,并计算产率,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②①③④,故选项说法正确;

C、操作③的名称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古籍《天工开物》收录了井盐的生产过程。其中对“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的描述,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食盐是一种白色的固体

B.“结盐”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C.该过程能说明井盐的化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