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科目并没有填空题和判断题,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以下为你生成一套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
选择题
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从周王对墓葬用品用鼎制度的严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人使用鼎的数量有严格限制,这体现了西周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呈现出等级森严的特征。B选项材料未体现腐败现象;C选项用鼎数量规定与冶铜业落后无关;D选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容。所以选A。
2.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推恩令”
B.统一铸五铢钱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派张骞出使西域
答案:A
解析:A选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选项统一铸五铢钱是经济方面的措施;C选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D选项派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为了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关系不大。所以选A。
3.以下属于唐朝和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立驻藏大臣
D.册封达赖喇嘛
答案:B
解析:A选项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时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与唐朝和吐蕃无关;B选项文成公主入藏是唐太宗时期的事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属于唐朝和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C选项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时期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D选项册封达赖喇嘛也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举措。所以选B。
4.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A
解析: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虎门条约》是1843年签订;《天津条约》是1858年签订;《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所以选A。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国闻报》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A选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B选项《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期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D选项《国闻报》也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报刊。所以选C。
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时,董仲舒向他建议:“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在当时有何作用?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事件:焚书坑儒。影响:焚书坑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思想控制,维护了秦朝的统治,但它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用: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
(1)从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可知是焚书坑儒。其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看,积极方面是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消极方面是对文化造成巨大破坏。
(2)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作用主要从对思想统一、中央集权以及儒家思想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3)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打压儒家思想,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思想,虽然态度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加强对思想的控制,进而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国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