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书院教育.docx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书院教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的书院教育

书院,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唐朝开设书院,到清末改为学堂,书院教育延续1200余年。

唐朝:书院教育的萌芽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在洛阳设立丽正书院,它集藏书、古籍校勘、学术研究、举荐人才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国家图书馆和学术研究中心。有些文人也喜欢把自己的书斋称为书院,这样,书院又成为私人读书治学处所的名称。有的还收徒讲学,兼有教学职能。这是书院教育的萌芽,为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北宋:书院教育的兴起

中国四大书院中,兴盛于北宋的应天书院和嵩阳书院,坐落于中原。应天书院在商丘南湖畔。前身为睢阳书院;宋真宗赐匾额为应天府书院;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在此任教,名闻天下,学子不远千里而至。嵩阳书院在登封嵩山南麓。曾用太乙书院名,宋仁宗下诏改名为嵩阳书院;理学大师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名声大振。

北宋书院教育兴起,有多种原因。一是官学衰微,晚唐、五代以来,官学日渐低迷,无法满足人们求学的愿望。二是私学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私学繁盛,经历秦朝短暂的禁毁,到汉朝得以恢复,魏晋隋唐以后又以家学的方式传承下来。三是禅宗影响,唐朝佛教兴盛,禅宗教徒往往选择山林僻静之处修炼、讲经,其场所演变为书院。四是书籍传播,雕版印刷发明以后,书籍成本降低,传播速度加快,给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南宋:书院教育的繁荣

书院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关系。从东晋开始,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文化也开始南移;至宋朝朝廷南渡以后,这种变迁基本完成。一些文人志士开始在长江两岸兴建书院。宋朝所建书院的数量,南宋与北宋之比为4:1。

中国四大书院中,鼎盛于南宋的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在长江流域。岳麓书院在湘江西岸。北宋时,潭州太守朱洞兴建;南宋时,理学宗师朱熹来此讲学;后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又重整岳麓书院;明朝时,心学宗师王守仁也来此讲学。岳麓书院屡遭战火,但弦歌不绝,世称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唐朝时,李渤隐居庐山,养白鹿自娱,后在此建台,号为白鹿洞;宋初,白鹿洞被扩为书院;南宋,朱熹在南康任知县,修复书院,并自任洞主;陆九渊等学者也来此讲学。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元朝:书院教育的官学化

元朝是书院继续繁荣的时期。元统一后,很多汉族学者不愿在朝廷做官,也不愿去官学任教,而是投入书院讲学,使得私办书院增多,前后100余年,书院数量却远远超过了宋朝300余年。元朝政府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管理者列入官员编制,由政府任命;控制书院的招生、考试及毕业生去向;设置书院学田以控制其经济。这样,不仅使得大量官办书院成为官学体制中的组成部分,亦使得大量私办书院朝着官学化方向转化。

明朝:书院教育的兴衰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兴办官学和提倡科举上,士人也都热衷于正统学业,书院教育则处于沉寂状态。明朝中期以后,科举越发僵化,官学有名无实,一些学者为救治时弊,多立书院,授徒讲学,书院渐渐复兴起来。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创立心学,他先后兴办贵州龙冈书院、江西濂溪书院和浙江稽山书院;他的学生也纷纷建立书院,传授心学,使所在地区的书院增多。与王守仁并称的思想家、教育家湛若水,在全国各地创办书院近40所,弟子数千人,遍布大江南北。

明朝的书院,常常既是讲学之地,也是议论政治的场所,因此,屡遭统治者打压。嘉靖以后,朝廷曾四次下令禁毁书院。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该书院创建于北宋,后因年久失修而荒废。明朝万历年间,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将其修复。不同学派自由论辩的会讲制度,使之成为人文荟萃的文化中心;讲学和社会政治的结合,使之成为议论国事的舆论中心。东林书院声名大著,获得“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的赞誉。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下令捕杀东林党领袖,并禁毁了这座书院。

清朝:书院教育的进一步官学化和转型

清朝初期,统治者鉴于明末东林党人的教训,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规定不许别创书院。自顺治至雍正时期,书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但一些知名学者,仍坚持书院讲学。康乾时期,政府改变了对书院的消极政策,采取积极兴办、加强控制的政策,使书院进一步官学化。朝廷还诏令在各省省会建立了一批重点书院,并确立了官办书院的教育体系,书院的发展达到顶峰。广州著名的粤秀书院,就是一所由朝廷御批兴建的官办书院。

另一方面,康乾时期,政府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书院所提倡的自由精神被扼杀,伴随着书院教育的官学化,多数书院同官学一样沦为科举的附庸。在这种风习下,著名学者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不搞八股应试,潜心钻研学问,成为训诂考据学研究与教学的重地,使当时的学风大变,学术成果累累,人才辈出。

随着西方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也卷入近代化潮流。许多有识之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