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中的自然美景观后感
TOC\o1-2\h\u8568第一章古诗中的自然美景:文化瑰宝的背景 1
10603第二章剖析古诗自然美景描写的主要内容 1
576第三章我眼中古诗自然美景描写的独特之处 2
11300第四章以《山居秋暝》为例看自然之美 2
15869第五章古诗自然美景背后的情感深度 2
5073第六章古诗自然美景描写的艺术手法赏析 3
616第七章古诗自然美景对现代审美的启示 3
28634第八章总结与对传承古诗自然之美的展望 3
第一章古诗中的自然美景:文化瑰宝的背景
中国古代诗歌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其中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更是璀璨的明珠。这些古诗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之中。例如,在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游历名山大川。像李白,他一生喜好游历,“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种社会背景使得他能饱览各地自然景观,从而在诗中展现出丰富的自然之美。再看宋朝,虽然军事上有所欠缺,但文化艺术高度发达,山水诗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许多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也层出不穷。这些古诗中的自然美景描写不仅仅是对景色的简单描绘,更是当时社会文化、人们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
第二章剖析古诗自然美景描写的主要内容
古诗中自然美景的描写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有对山川壮丽的描绘,如杜甫的《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那青葱的山色横跨齐鲁大地,山南山北的景色因阳光而一明一暗,好像被分割开一样,将泰山的高大神奇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对江河湖海的描写,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水与天空相接,水汽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似乎能撼动岳阳城,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渺壮阔。也不乏对四季景色的细腻刻画,像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描绘出春雪的俏皮可爱,在冬春交替之时,白雪宛如飞花点缀着庭院树木,这是对初春雪景独特的描写。
第三章我眼中古诗自然美景描写的独特之处
在我看来,古诗对自然美景描写有着诸多独特之处。其一,是用词的精炼准确。诗人用简短的几个字就能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就像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十个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组合在一起,“直”字写出孤烟的挺拔,“圆”字描绘出落日的圆润,便将塞外沙漠中壮阔又有些孤寂的景色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其二,是意境的营造。古诗往往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意境,大雪覆盖下的千山万径没有鸟飞和人踪,一位老者独自在江上垂钓,这种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其三,是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描写自然美景时,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面上是描写夏夜的田园风光,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第四章以《山居秋暝》为例看自然之美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描写自然之美的经典之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的开篇就描绘出一幅秋雨初晴后的傍晚山村图。“空山”二字点明了山林的幽静,新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堪称绝唱,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清辉,清泉在山石上缓缓流淌,动静结合,仿佛一幅有声的水墨画。松林、明月、清泉、山石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美感。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从听觉和视觉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竹林中的喧闹声是浣女归来,荷叶的晃动是渔舟划过,最后诗人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山居生活的向往,愿意留在这里享受这美好的自然景色。
第五章古诗自然美景背后的情感深度
古诗中的自然美景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上是描写自己在东篱下采菊时看到南山的情景,但背后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弃。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那悠然可见的南山,代表着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境界。再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自然景色,可是在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的眼中,却勾起了他对往昔故国的无尽思念和亡国的悲痛。这些例子都说明,古诗中的自然美景描写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