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张良素多病》《范蠡、张良其所以谋国处身者》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张良素多病》《范蠡、张良其所以谋国处身者》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张良素多病》《范蠡、张良其所以谋国处身者》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材料二:

张良素多病,从上入关,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①游耳。”

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②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

材料三:

范蠡、张良其所以谋国处身者,何其相似也。

方勾践栖于会稽,范蠡劝其卑身以事吴,厚赂太宰嚭以解其难,而谋所以报吴者。及勾践乘吴之弊而伐之,复栖吴王于姑苏之上,求哀请命,而勾践不忍,欲赦之。范蠡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

方高祖困于鸿门,张良劝其屈己以谢项羽,深交项伯以脱于祸,而谋所以破项羽者。及高祖还定三秦,与楚相持于荥阳成皋间,既割鸿沟以为界,羽解而东,高祖亦欲罢兵归国。良独谏曰:“此天亡羽之时,不因几取之,此养虎自遗患也。”汉兵追羽,卒灭之。

故夫智谋之士,处困厄之时能忍辱以伸其志,当事几之会能决断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举远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谁与归?

(节选自李纲《梁溪全集》卷一百五十二)

[注]①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②淮阴:淮阴侯韩信。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范蠡A以为大名之下B难以久C居D且E勾践为人可F与同患G难H与处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跟从,与《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的“从”用法不相同。

B.爱,吝惜,舍不得,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意思相同。

C.等,把……看作相同,与《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的“等”用法相同。

D.鸿沟,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今用以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限。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蠡辅佐勾践,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吴,雪会稽之耻,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得到周室尊重,勾践从而称霸。

B.张良入关中之后,闭门不出。他认为自己凭借三寸之舌,能成为帝王之师,被封为万户侯,这已经是平民出身之人的最高荣耀,对自己来说已经足够。

C.高祖被困鸿门之时,张良劝高祖暂且委屈自己向项羽谢罪,结交项伯让高祖脱离祸患;在项羽退兵东归时,又向高祖提出合理建议,最终灭掉了项羽。

D.勾践兵败栖于会稽之时,范蠡劝其屈身以事奉吴王,厚礼贿赂太宰嚭以解其难。材料三评价认为范蠡在身处困境时,能屈能伸可以称得上是智谋之士。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

(2)此天亡羽之时,不因几取之,此养虎自遗患也。

14.李纲认为范蠡、张良“功成名遂能高举远引以全其身”,材料一、二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李纲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10.BD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原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句意: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用法相同”错误,“等死,死国可乎”的“等”不是意动用法,可译为“同样”。故选C。

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得到周室尊重”错误。原文“以尊周室”,正确理解为“尊崇周室”。故选A。

13.(1)淮阴侯韩信被诛杀,萧何被关到监狱,这不都是因为功名已达到满溢却还不知道停止吗!(评分标准:“诛夷”“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这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