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新唐书颜真卿传》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新唐书颜真卿传》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新唐书颜真卿传》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时载①多引私党,畏群臣论奏,乃绐帝曰:“群臣奏事,多挟谗毁。请每论事,皆先白长官,长官以白宰相,宰相详可否以闻。”真卿上疏曰:

诸司长官者,达官也,皆得专达于天子。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出使天下事无细大得失皆俾访察还以闻。此古明四目、达四聪也。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望焉?《诗》曰:“营营青蝇,止于棘;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以其能变白为黑,变黑为白也。陛下恶之,宜矣。胡不回神省察?其言虚诬,则谗人也,宜诛殛之。舍此不为,使众人谓陛下不能省察而倦听览,以是为辞,臣窃惜之。

昔太宗勤劳庶政,其《司门式》曰:“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与仗家引对,不得关碍。”防拥蔽也。置立仗马二,须乘者听。此其平治天下也。天宝后,李林甫得君,群臣不先咨宰相辄奏事者,托以他故中伤之,犹不敢明约百司使先关白。后权宠日甚,道路以目。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达,此权臣蔽主,不遵太宗之法也。陵夷至于今,天下之敝皆萃陛下,其所从来渐矣。自艰难之初,百姓尚未凋竭,太平之治犹可致,而李辅国当权,宰相用事,递为姑息。开三司,诛反侧,使余贼溃将北走党项,裒啸不逞,更相惊恐,思明②危惧,相挻而反,东都陷没,先帝由是忧勤损寿。臣每思之,痛贯心骨。

今天下干戈日滋,陛下岂得不博闻谠言以广视听,而塞绝忠谏乎?陛下在陕时,奏事者不限贵贱,群臣以为太宗之治可跂而待。且君子难进易退,朝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言,况怀厌怠,令宰相宣进止,御史台作条目,不得直进,从此人不奏事矣。陛下闻见,止于数人耳目。天下之士,方钳口结舌,陛下便谓无事可论,岂知惧而不敢进,即林甫、国忠复起矣。臣谓今日之事,旷古未有,虽林甫、国忠犹不敢公为之。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后悔无及矣。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

【注】①载:指元载(713-777年),唐朝中期宰相,曾因协助代宗铲除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个权宦,深得宠信。②思明:指史思明,唐朝叛臣,于759年9月攻陷东都洛阳。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出A使B天下C事D无细大E得失F皆俾G访察H还以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详,审查、审核,与苏轼《石钟山记》“而言之不详”中“详”意思不同。

B.达,通、通达,与《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达”意思相同。

C.听,听任,与《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中的“听”意思不同。

D.“岂知惧而不敢进”与苏洵《六国论》“赂秦而力亏”中“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元载出于一己之私心,奏请皇上限制群臣直接奏事,颜真卿上书予以激切抨击。

B.唐太宗颁布《司门式》法规,宫门不再设置司门官,以便有急事禀报的人直接上奏。

C.颜真卿言辞恳切,直言国运衰落、当朝弊病由来已久,而擅自弄权的官宦难辞其咎。

D.颜真卿认为,心怀厌倦怠慢,设置相关限制,只能使众人闭口,陷皇上于孤立之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不先咨宰相辄奏事者,托以他故中伤之,犹不敢明约百司使先关白。

(2)今天下干戈日滋,陛下岂得不博闻谠言以广视听,而塞绝忠谏乎?

14.奏章中引用李林甫的事例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10.选CFH。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出使天下,无论事情得失大小,都要让他们访察,回朝后奏报皇上。

“出使天下”是动宾短语,“事无细大得失”,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CF处断开;

“皆俾访察”,省略句,“皆”为状语,“俾(之)访察”,句意完整,H处断开。

11.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详”,审查、审核/详细。句意:由宰相详细审查事情的可行性后再向皇帝禀报。/但是说得不详细。

B.错误。意思不同。“达”,通、通达/显达。句意:都可以直接上奏天子。/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

C.正确。“听”,听任/听觉。句意:需要急奏时便听任骑马前往。/屈原对楚怀王听不进正确意见而感到痛心。

D.“而”,都是连词,表因果。句意:怎知是畏惧因而不敢进言。/拿土地贿赂秦国因而亏损了自己的力量。

12.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宫门不再设置司门官”错。“无门籍者”意思是没有门籍的人,不是不设置司门官。

13.(1)对于不先征询宰相就上书奏事的大臣,就假托其他原因诬陷他,尚且不敢公开约束百官让他们先禀告自己。

(2)现在天下战乱一天天增多,陛下您怎能不广泛听取正直言论来扩大自己的视听,却堵绝忠正的谏言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咨”,征询;“中伤”,诬陷;“约”,约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