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春秋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一些人工冶炼的生产工具,是在1146℃以上高温中冶炼的产物。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没有任何测量温度的仪器,只能凭肉眼观察熔化合金的颜色来判断。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A.冶金业的主导地位 B.冶炼技术的首创地位

C.手工业的分工细密 D.劳动人民的工匠智慧

2.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出现于汉朝的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东汉王逸在《机妇赋》中描写了汉朝妇女在提花机上工作的场景,并对提花机的构造进行了描述;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对筒车的形制、运转、功用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反映出(???)

A.历代统治者重视手工业发展 B.生产工具创新助推文学发展

C.文学创作热衷描绘劳动工具 D.文学创作受到小农经济影响

4.法国学者布瓦松纳曾经指出,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农业生产需要用八头甚至十二头牛共同挽犁,才能耕种土地。这反映出西欧中世纪早期(???)

A.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 B.农村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庄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地形复杂导致耕种困难

5.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且遭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这一特征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B.农业难以实现革命性发展

C.农村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各地生产工具具有相似性

6.汉代提水灌溉时,浅井用桔槔,深井用辘轳,利用河水用翻车;耕地用犁,浅耕用爬犁,深耕用犁壁;播种用耧车等。这说明汉代(???)

A.劳作方式多样 B.耕作模式精细

C.生产技术领先 D.农业体系完善

7.下图为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拓片,类似图像其他地区也多有出土。据此可知当时(???)

A.二牛抬杠耕法得到普及 B.畜力在农业中得到应用

C.自耕农生活水平较富足 D.人力逐渐退出生产领域

8.中国在战国和秦汉时期逐步建立了以生铁冶铸为主的大规模冶铁业,集中了大量生产设备和劳动力,实现了巨大的产量,提供了标准化的产品。这一时期冶铁业的变化(???)

A.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

C.源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D.改变铁器产销官营的现状

9.海南三亚英墩遗址出土的夹细砂陶多见褐陶、黄褐陶、红褐陶和灰褐陶,陶胎较薄,夹砂量较少,砂粒较细,陶质较硬,器形有鼓腹罐、深腹罐、小圜底钵、大圜底钵、凹底钵、折腹钵、杯等。这说明当时该地区陶器制作取决于(???)

A.生产技术水平 B.自然地理环境

C.人们审美观念 D.文明交流互鉴

10.下图是秦汉时期出土的铁制农具统计。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铁制工具得到全面推广

C.手工业分工较为细密 D.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11.《管子·海王》记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来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有无。”由此可知,当时(???)

A.铁犁是主要耕作工具 B.冶铁技术获得巨大进步

C.家庭手工业地位重要 D.铁制工具已经开始应用

12.下表为不同时期广州汉墓铁器出土情况。这反映了(???)

时代

墓数/座

出土铁器墓数/座

出土铁器墓数占墓总数比率

西汉早期

200余

61

30%

西汉中晚期和东汉

236

47

20%

A.国家治理战略的变化 B.手工业生产水平下滑

C.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社会门第观念的淡化

13.东汉时期,出现了“乃开广田土三百顷余,其所起庐舍,陂渠灌注。又池鱼畜牧,有求必给”的场景;魏晋时期更出现了“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的格局。这些现象的出现(???)

A.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B.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基础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D.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14.东汉时期,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王景任太守后,“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九真(今越南北部)民“不知牛耕”,任延为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由此可知(???)

①东汉官员推广铁犁牛耕

②铁犁牛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③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④豪强地主控制庄园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沙杜夫和中国先秦时期的桔槔均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公元前11世纪至前8世纪,埃及、印度、希腊的木犁渐次安装上了铁犁铧。这些历史现象表明不同文明地区(???)

A.铁犁牛耕已经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工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